《哪吒2》主创揭秘成都故事:从“盆地”到“动漫高地”的崛起之路
《哪吒2》主创揭秘成都故事:从“盆地”到“动漫高地”的崛起之路
截至1月26日22时55分,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预售票房已突破1.26亿元,想看人数高达94万,首日排片占比23.3%,这部由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制作的动画巨制,未映先火,引发全城热议。
从药学院学生到动画导演:饺子的逆袭之路
《哪吒2》导演饺子,原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大学期间,他接触到了MAYA软件,开始自学动画创作。2004年,他从广告公司辞职,全身心投入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的创作。这部作品先后获得第26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等30多个国内外奖项,为他赢得了“饺克力”这一艺名。
2009年,饺子与制片人刘文章共同创立了“饺克力”动画工作室,即《哪吒之魔童降世》出品方可可豆动画的前身。2019年,他执导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刷新了中国动漫产业纪录,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可可豆动画:成都孕育的动画新星
可可豆动画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成都高新区瞪羚谷数字文创产业基地。公司成立以来,陆续推出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打,打个大西瓜》等优秀作品。作为一家土生土长的成都企业,可可豆动画见证了成都动画产业的蓬勃发展。
成都:从“盆地”到“动漫高地”
近年来,成都动漫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中国四大数字媒体技术产业化基地之一,成都不仅诞生了《十万个冷笑话》《遮天》等现象级作品,还构建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据统计,成都已有超过300家动漫游戏企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2022年动漫游戏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
成都的动漫产业为何能快速发展?答案在于其独特的城市魅力。这座城市不仅拥有包容的文化氛围,还为动漫从业者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同时,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资金、人才到平台建设全方位支持动漫产业发展。
《哪吒2》:成都元素的创新演绎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导演饺子带领主创团队历时五年精心打造的作品。影片在剧情和制作上都进行了全面升级,力求带给观众全新的观影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融入了丰富的成都文化元素,如金沙遗址的黄金面具和三星堆青铜像造型,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未来可期:成都动漫产业的星辰大海
《成都市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成都将着力打造“中国动漫名城”。预计到2025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将突破3000亿元,占该市GDP比重超过12%。在动漫产业方面,成都将依托瞪羚谷、天府国际动漫城等平台,集聚一批动漫原创、游戏软件开发企业,打造优质原创动漫游戏IP。
随着《哪吒2》的上映,成都的影视产业和文化氛围将继续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与参与。新的一年里,期待更多精彩的“成都造”作品带给我们无尽的惊喜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