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左慈如何戏弄曹操
《三国演义》中左慈如何戏弄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军事家,却屡屡被一位看似不起眼的方士戏弄,这位方士就是左慈。
左慈其人
左慈,字元放,东汉末年著名方士,庐江(今安徽潜山)人。他自幼便在天柱山潜心研究道教的“金丹派”学问,创作了多部道教经典,其中《太清九经》和《九鼎丹经》等著作尤为著名。左慈在历史上以其卓越的变化之术而著称,曾经用杯子戏弄曹操,令其捉襟见肘。为了逃避曹操的追捕,左慈巧妙地利用化身之术,完美地躲避了风险。
戏弄曹操
左慈与曹操的第一次交锋发生在一次宴会上。曹操在府中设宴,宾朋满座,山珍海味俱全,唯独缺少了一道松江鲈鱼。曹操随口说道:“今日宾朋相聚,山珍海味具备,美中不足,少了一道美味——松江鲈鱼。”松江鲈鱼是当时南方吴地的特产,与许昌相隔数百里,曹操不过是随口一说。然而,左慈却当了真,他让人找来一只大铜盆,盛满水后,又找来一支长约二尺的竹竿,系上线钩,竟然在宴会上当众垂钓。眨眼间,一条活蹦乱跳的鲈鱼便跃出盆来。曹操鼓掌大笑,众位宾客也都惊讶不已。笑完后,曹操又得寸进尺,对左慈说:“客人太多,一条太少,两条才好。”左慈听罢,点点头,又拉开架势伸竿再钓,一会儿,又钓出一条,与前条一样,也是三尺多长,且摇头摆尾,欢蹦乱跳。曹操十分高兴,咧嘴一笑,当即安排手下将两条活鱼送于后厨。
就在众人停箸待鱼之时,曹操的眼珠又骨碌一转,不急不慢地说道:“现在虽已搞到了鲈鱼,可是却少了一味关键的佐料——蜀地生姜。”左慈笑笑说:“这也不难。”刚要动身,未料曹操又抛出一道难题:“三个月前,我曾派人去蜀地购买锦缎,至今未回,你到蜀地买姜时,顺便帮我捎个口信,让他再多买两匹。”左慈点头,一转身,不见了踪影。半个时辰不到,左慈就以“说曹操曹操就到”的速度迅速回到曹操的身边,不仅手中多了二斤蜀姜,还郑重其事地对曹操说:“我在蜀地卖锦的启铺里见到了您派遣的那个‘同志’,我已向他转达了您的旨意。”一月后,曹操所派之人回到了许昌,果然比原来多买回了两匹锦缎。曹操有些将信将疑,明知故问:“为何又多买了两匹?”买锦人郑重言道:“某月某日,我在店铺里遇见了一个独眼瘸腿的中年人,他向我转述了您的口信。”曹操听后,哈哈一笑。
还有一次,曹操心情大好,在一百多位宾朋下属的陪同下,乘着车浩浩荡荡驶往许昌近郊游玩。左慈也受邀同行,临近中午,未等曹操做出安排,就见左慈从怀中掏出一瓶美酒和一块拳头大小的熟牛肉,一边斟酒,一边撕肉……结果一百多人,放开肚皮大吃大喝,人人酒醉饭饱,可是左慈手中的美酒和牛肉仍源源不绝。曹操甚觉奇怪,派人暗中追究,结果发现,当天许昌城内所有酒肆肉铺的酒和牛肉全部失盗。
曹操对此十分不满,认为左慈所施皆为妖魔邪术,惑众害人,遂对左慈起了杀心。以役鬼使神为能事的左慈,很快便洞悉了曹操的心思。于是,他编排了一个俗常的理由,向曹操提出想回家探视患病多日的父亲。曹操岂能放“虎”归山,遂假惺惺地说:“现在正是用人之时,何必如此匆忙?留待几日再走不迟!”左慈见曹操不为所动,干脆亮出了底牌:“我听人说您想要我的脑袋,我死不足惜,可是我怕污了您的名声,还请您把我当个屁放了吧。”曹操见被左慈揭了老底,遂讪讪地挤出几分笑意道:“哪里,哪里,我怎么会杀你呢?”说完,又走上前去,拍着左慈的肩膀颇有些无奈地说道:“既然你执意要走,那我就不勉强了。”
左慈临行前,曹操为表歉意,特意设宴为左慈饯行,但他在内心中则盘算着借喝酒之机杀死左慈。左慈心如明镜,早已洞悉了曹操的狼子野心。稍加思忖,便计上心来。刚一入席,左慈就反客为主,端起酒杯对曹操说:“今天我就要远行了,何时再见尚不得而知,我请求与您共饮一杯。”彼时天气已寒,酒壶正放在炉上温着。言罢,左慈遂拔下头上的道簪插入酒壶之内,三搅两搅,片刻间一根道簪便全都融入了酒中。左慈拎起酒壶斟上一杯,又从头上抽出一根道簪伸入酒杯一划,杯中之酒立马便自动分成了左右两半,且中间相隔寸许。
曹操尚未回过神来,就见左慈端起酒杯,一抬手先行喝掉一半,而后又把酒杯送于曹操手中。曹操颇不高兴,虽端杯在手,却迟迟不喝。左慈见了,知道曹操心存疑窦,遂夺过曹操手中的酒杯,一抬手又将酒杯中的另一半也倒进了肚里。喝完后,左慈随手将杯子往空中一扔,只见杯子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急速地爬升于房梁之下,而后便杯口朝下地悬于空中,且来回摆动,那样子就像一只将飞未飞的麻雀。宴席上几位作陪的客人皆抻脖抬头看那酒杯,看了良久,那杯子才飘然落下。可是当大家转头再看左慈时,他已影踪全无。
曹操急忙派人到处搜查,搜查了半天,这才发现,左慈不知啥时早已回到了自己的住处。杀人未遂,且又受到左慈的反复戏弄,恼羞成怒的曹操,直接撕下了伪装,当即派出二十多位武士,前去捉拿左慈。可是让曹操未料到的是,左慈既未躲藏,也未逃避,反而老老实实地坐以待捉。二十多位武士没怎么费事,便将左慈五花大绑地捆来,投进了监狱。
几天后,当曹操派人到狱中提审左慈时,却突然发现左慈竟独自一人站在室外,再到室内一看,室内也有一个左慈,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一时竟无法分辨。曹操勃然大怒,当即决定立即将真假左慈拉于刑场乱刀砍死,以免夜长梦多。可是当狱卒们将左慈拉到刑场,刚准备挥刀开斩时,却突然发现真假左慈皆飞天遁土,无影无踪。曹操当即命令关闭城门,全城搜捕。可是当官兵们来市场、酒肆、客栈搜捕时,却发现满城皆是黄金甲——到处都是瞎一眼,瘸一腿,身穿葛布衣,头扎青布巾的左慈,更要命的是,就连那些认识左慈的官员,此时也无法分辨真假。曹操十分恼怒,当即下令: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管他是真是假,统统格杀勿论。左慈担心曹操滥杀无辜,遂主动显身撞枪——被一士兵得而杀之。曹操大喜,待尸体
曹操的应对
面对左慈的戏弄,曹操展现出了他作为政治家的智慧和权谋手段。他先是试图收买和利用左慈,将其留在身边。当发现左慈的道术难以控制时,曹操又试图除掉左慈,以消除潜在的威胁。然而,左慈的道术超乎想象,曹操的计划屡屡受挫。最终,曹操不得不承认左慈的非凡能力,选择放其离开。
文化解读
左慈与曹操的互动,反映了三国时期道教文化的盛行。道教在当时已成为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方士和道士在民间享有很高的威望。左慈的道术不仅体现了道教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同时,这些情节也展现了罗贯中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想象,为《三国演义》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左慈与曹操的互动,不仅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有趣故事,更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文化和宗教背景。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罗贯中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把握,以及他对历史和文化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