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伤口处理技术创新引领医疗新突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伤口处理技术创新引领医疗新突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伤口处理领域持续领跑,其皮肤性病科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每年诊治患者近40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约1300人次。科室拥有58名医师、25名护士和30名技师,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多位专家在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担任重要职务。近五年来,科室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授权专利65项,发表论文360余篇,科研实力雄厚。
在口腔伤口修复领域,华西口腔医院王剑教授团队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发表重要综述,系统阐述了口腔伤口修复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研究指出,理想的口腔内伤口敷料应具备生物相容性、强附着力、保护组织、隔绝微生物等多项特性。目前,已开发出薄膜、水凝胶、海绵等多种形式的伤口敷料,其中动物产品(如羊膜、大鲵皮肤分泌物)、植物提取物(如姜黄素、花青素)、天然聚合物(如纤维素、透明质酸)和合成产品(如聚乙醇酸、聚乳酸)等四类材料在口腔伤口愈合中表现出良好效果。但研究也指出,现有敷料仍面临组织黏附时间短、与目标组织相容性不足等挑战,未来需要通过材料改性等策略进一步优化。
在糖尿病伤口愈合领域,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冉兴无教授团队在“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发表研究,探讨了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SC-Exos)的应用。研究发现,MSC-Exos在伤口愈合的各个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止血阶段可促进血栓形成,炎症阶段可调节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细胞增殖阶段可促进血管生成和再上皮化,组织重塑阶段可防止过度增殖。目前,虽然尚无MSC-Exos在糖尿病伤口愈合的临床研究报道,但其作为新型“无细胞”疗法的潜力已引起广泛关注。未来,通过解决外泌体成分异质性、标准化分离等问题,有望实现其临床转化。
华西医院在伤口处理领域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基础科学,更注重临床应用和患者需求。皮肤性病科开设了伤口护理专科,为出院患者提供换药、光疗等延续性服务。同时,科室还主办或协办多项学术会议,带动西南地区皮肤病诊疗及科研水平的发展。
未来,随着生物材料和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华西医院在伤口处理领域的研究有望取得更多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