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与南师附中:一段影响深远的求学时光
袁隆平与南师附中:一段影响深远的求学时光
2002年10月1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南师附中)迎来百年华诞。这一天,一位特殊的校友重返校园,他就是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
袁隆平与南师附中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他随父亲迁至南京,进入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南师附中前身)就读高二。虽然在校时间不长,但这段经历对袁隆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百年校庆的报告会上,袁隆平深情回忆了在南师附中的学习时光。当被问及哪门课程对他影响最大时,他的回答令人意外:“体育!在体育课上的锻炼让我干活不累!”他进一步解释道,体育锻炼不仅让他拥有强健的体魄,更为日后在田间地头从事繁重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了体育课,袁隆平还特别提到了英语课的重要性。“英语!因为能使我读懂外语文献,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他深知,在科学研究领域,语言能力是通往世界舞台的桥梁。正是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袁隆平得以广泛阅读国际前沿文献,与各国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最终将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推向世界。
在南师附中期间,袁隆平还培养了对农业科学的兴趣。据他回忆,小时候在武汉上小学时,一次郊游参观园艺场的经历深深吸引了他。加上对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的喜爱,他开始向往田园生活。这种兴趣延续到高中时期,最终促使他在中大附中毕业后报考了西南农学院,走上了农业科研的道路。
袁隆平对母校怀有深厚感情。在百年校庆的报告中,他动情地说:“老师们、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回母校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我们国家杂交水稻的有关情况。希望引起你们的兴趣和关注。”他还表示,自己有两个心愿:一是超级杂交水稻的成功,二是将这种高产量、好品质的水稻推向世界。
如今,在南师附中的校园里,矗立着袁隆平的雕像,成为一代代学子学习的榜样。每当人们经过雕像,都会想起这位杰出校友的教诲: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培养强健的体魄和开阔的视野,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