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政治与历史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两翼
李石:政治与历史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两翼
《国际史的技艺》一书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不以政治理论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研究是杂乱的,没有丰富史料的国际关系研究是空洞的,而只有政治与历史相结合的国际关系研究才是有血有肉的,有创见、有价值的。
2024年6月,东方巴别塔公司“进阶书系”推出著名国际关系史学家马克·特拉亨伯格经典之作《国际史的技艺》。马克·特拉亨伯格是横跨历史和国际关系领域的学者。他的著作注重以对历史事件的严谨分析著称,更打通了国际关系和历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隔阂。凭借自己近40年的国际关系史研究阅历,他证明了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李石教授为《国际史的技艺》中文版特别撰写了书评,感谢东方巴别塔授权转载如下。
政治与历史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两翼
——评《国际史的技艺》
李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不以政治理论为基础的国际关系研究是杂乱的,没有丰富史料的国际关系研究是空洞的,而只有政治与历史相结合的国际关系研究才是有血有肉的,有创见、有价值的。这是《国际史的技艺》一书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此书作者马克·特拉亨伯格一开篇即点明了其写作意图:“我的目标是为国际政治的历史研究提供一部实用指南——一部指导研究者如何实际完成这一领域的历史研究的指南,一部在这一领域从事研究的人们会觉得实用的指南。”
确如特拉亨伯格所言,此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实用”,可谓是“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从繁杂的史料中寻找出那些闪闪发光的有价值的材料,并以此为基础开启一场探索国际关系奥秘,甚至预测未来世界之格局的探险之旅。对于刚刚进入研究阶段、对国际问题兴致勃勃的青年学生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个尽心尽力的引导者,小心翼翼地将你带入学术的殿堂。
《国际史的技艺》一书的第一章主要从方法论上奠定国际政治的历史研究之基础。其中涉及到历史学研究的两种经典传统——亨普尔和科林武德,建构主义对经典传统的挑战,以及作为历史哲学的科学哲学。第二章,特拉亨伯格讨论了历史与理论的关系,深入分析历史学家是如何运用理论来分析史料的。作者并非抽象地讨论这一问题,而是以法国历史学家埃里耶·阿雷维在1929年一篇讨论一战的文章为分析对象,从中总结出史料与理论之间相互支撑的关系:理论是“分析的引擎”,“它帮助你意识到应该关注哪些具体问题,它帮助你发现重大问题是如何有较小的问题引发的。”(第42页)
第三章,特拉亨伯格讨论了如何查阅历史学家撰写的二手研究文献,以及在锁定重点文本后,如何对其进行“文本分析”。特拉亨伯格以A.J.P.泰勒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为例,分析如何从文本中识别出作者的核心观点、理论框架以及论证逻辑。这一章还分析了费舍尔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的德国目标政策》和《幻影战争》两部著作,以及理查德·诺伊施塔特与天弩风波等案例。第四章,特拉亨伯格以二战中的美国为例,演示如何通过对比各种文本,推敲观点背后的理论和逻辑而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第五章,特拉亨伯格总结了如何处理文献资料,例如:使用一手资料的基本原则,评估证据的技巧,出版物、微缩胶片、电子资料和档案资料的重要性即查阅顺序,等等。
第六章,特拉亨伯格讨论了一位政治科学研究者如何开启自己的研究项目。并以“美国的技术转移问题”“19世纪英国贸易政策”等议题为例,演示如何查阅相关文献并开始自己的研究。第七章,作者演示了如何开始一项基于大量原始质料的重大历史研究。在具体写作中应体现核心观点、论证结构以及支持核心观点的史料和证据。
除了正文的七个章节外,此书还包含两个非常有用的附录:一是,学术文献检索,指导研究者在浩如烟海的各种文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并列出了重要的国际关系研究文献及数据库网址。二是,一手文献资料。国际关系研究涉及到公告、条约、微缩胶片、光盘资料、档案、旧报纸、加密资料等许多重要的一手文献,如何查阅这些文献,作者给出了详尽的指导。
在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深耕四十余年,力图打破历史学和政治学的学科壁垒。作为研究指南,此书的写作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特拉亨伯格曾在耶鲁大学任教,他当时为一年级研究生开设历史课程。为了帮助学生们寻找材料,顺利开启自己的研究工作,特拉亨伯格将研究方法写成一份简短的指南发给学生们。而这份大受欢迎的研究指南正是《国际史的技艺》一书的雏形。
这本书前后经历了十五年的时间写成。在这一过程中,特拉亨伯格与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门讨论过相关内容。在初稿完成后,又在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等学府做了多场讲座,并吸收了来自各方的反馈意见。在此书的“序言”中,特拉亨伯格还特意说明,“这本书主要是为年青学者准备的,特别是历史学和政治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可谓用心良苦。
学术写作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要做出有真知灼见的作品是很困难的。尤其是文科写作,即使你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也不一定能写出有影响力的著作。如何在多如牛毛的史料里炼出真金?如何能站在历代大儒的肩膀上、博采众家之长?如何能通过自己的孜孜以求,抓住头脑里的灵光一闪,大胆预测世界格局的未来?《国际史的技艺》一书确实为我们展示了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