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菜师傅工程”助力梅州客家菜产业蓬勃发展
“粤菜师傅工程”助力梅州客家菜产业蓬勃发展
梅州客家菜是广东三大菜系之一,以其独特的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近年来,随着“粤菜师傅工程”的实施,梅州客家菜不仅在传承中创新发展,更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梅州客家菜产业现状与发展
梅州客家菜以其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口味独特而著称。近年来,梅州市高度重视客家菜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3年12月,梅州市农业农村局评审通过了《梅州客家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2023-2027年)》。该规划提出,将构建“一轴三核八区”的空间布局,重点发展客家风味预制菜、客家特色小吃等产品体系。规划还明确了产业链条完善、研发能力提升、企业主体扩大、客家菜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发展目标,并从政策支持、配套支撑、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粤菜师傅工程”在梅州的实施
“粤菜师傅工程”是广东省为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乡村振兴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在梅州,这一工程正以客家菜为载体,为地方发展注入新动力。
梅州农业学校作为中国客家菜研发培训基地,开设了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303人,其中高级讲师81人,讲师118人,在校生6480人。毕业生双证率达85%以上、就业率达99%。
此外,梅州市还建立了多个“粤菜师傅”培训基地,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方式,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据统计,仅在广州海珠区,就已开办13场与非遗传承相关的粤菜类职业指导,培训群众近500名。
带动就业创业与地方经济
“粤菜师傅工程”不仅提升了梅州客家菜的知名度,更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以汕头市为例,2024年度“粤菜师傅”服务“百千万工程”专项培训累计培训学员675人,涵盖青年、妇女和退役士兵等群体。学员陈谅生表示,通过培训不仅掌握了潮汕卤鹅制作技艺,还能与自身从事的潮汕特产猪头粽生产融会贯通,为创业开辟了新路径。
在就业方面,梅州农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为当地餐饮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同时,随着客家菜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繁荣,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展望未来
随着“粤菜师傅工程”的深入推进,梅州客家菜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未来,梅州将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品牌影响力,让客家菜香飘更远,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