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池:唐代温泉浴文化的巅峰之作
华清池:唐代温泉浴文化的巅峰之作
华清池,这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的皇家园林,以其独特的温泉资源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温泉洗浴场所之一,华清池见证了从西周到唐代的辉煌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华清池的历史沿革
华清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据《三秦记》记载,那时温泉已被开发,成为周天子的游幸之地。秦始皇时期,在此地进一步开发,盖起屋宇,命名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期又加以修饰,北周武帝时,大冢宰宇文护建造了皇汤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在此种植松柏千株,修建房屋,至唐初已形成一定规模。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年),命令左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大匠阎立德在温泉附近建造宫室楼阁,赐名“汤泉宫”,并于贞观二十二年正月亲自到温泉洗浴,还御制碑文遍示群臣。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将汤泉宫改名为“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又更名为“华清宫”。因华清宫位于骊山,又被称为骊山宫或骊宫。骊山似锦若绣,又名绣岭,宫因山名,亦称绣岭宫。
华清池的建筑特色
华清池的建筑布局严谨,规模宏大。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向山上和山下展开,利用地形特点,布设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楼阁亭榭。建筑依山面水,鳞次栉比,宫城外有缭墙环绕,缭墙之外也有不少建筑。
1982年起,陆续发掘出多处唐代华清池温泉浴池遗迹,经考证,分别为唐玄宗、杨贵妃以及内侍、太子等人所专用。
星辰汤
星辰汤建于贞观十八年(644年),是唐太宗沐浴的汤池,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皇家御用汤池。星辰汤平面呈“北斗七星”状,分为“斗池”和“魁池”两部分。“斗池”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16.8米,南端东西宽4.75米,北端东西宽1.45米,与北斗七星中的斗三星的走向、形状类似,故名;“魁池”呈东西长方形,长16.49米,南北最宽处4米,残深0.72米,与北斗七星中魁四星的布局相像。到玄宗时,此池改为蓄水池,易名星辰汤,以求上合天意,保佑李唐王朝帝位永固。
莲花汤
莲花汤又名“九龙汤”,专供玄宗李隆基沐浴,是唐华清宫遗址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汤池。汤池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深约1.5米。其造型奇特,上部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略似莲花;下部平面为规整的八边形,池底及四周均用青石铺砌,池内有两层台,池底南有两个圆形水口。
据《明皇杂录》记载,唐玄宗扩建华清宫温泉,工程宏丽。安禄山从范阳献上白玉雕刻的鱼龙凫雁,以及石梁、石莲花,作品雕镌巧妙,巧夺天工。玄宗十分高兴,命令把鱼龙凫雁放入温泉之中,又把石梁横亘在温泉上,那些莲花刚露出水面。玄宗驾临华清宫,到了温泉,解衣将要进入,那些鱼龙凫雁奋鳞举翼,看上去像要飞起来一样,玄宗很惊恐,急忙命令撤去,然石莲花至今犹存。从莲花汤的规模和造型看,这个记载是可信的。
海棠汤
海棠汤又名“芙蓉汤”,俗称“贵妃池”,位于莲花汤西北处,建成于公元747年,因汤池平面呈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这便是杨贵妃专用的“贵妃池”。浴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深1.26米,用青石砌成,池内有二层台阶,池底正中有一圆形水口。此池小巧玲珑,做工考究,雕刻精细。白居易诗中“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的场面应即发生在这里。
尚食汤
尚食汤是皇帝赏赐给等级较高的随行内侍官员的沐浴场所,平面长方形,面积约30平方米,分东西两池,身份高者独洗西池,身份低者合洗东池。“尚食局”是唐宫廷所设机构,专为皇帝服务,故名。唐宫中还有尚药、尚舍、尚乘、尚辇诸局,职责同于尚食局,其成员也可享受在此池中洗浴的待遇。
太子汤
太子汤位于莲花汤西南,建于贞观十八年,东西长5.2米,南北宽2.77米,深1.2米,用青石铺砌。太子汤,顾名思义,就是太子们沐浴的地方。史料记载曾经有李承乾、李治、李旦等十位太子在此处沐浴过。
华清池的文化内涵
华清池不仅是皇家的洗浴场所,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园林。它见证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成为他们爱情的见证。玄宗“尤知音律”,杨贵妃“弹唱娴熟”,他们珠联璧合,创作了许多千古妙曲歌舞。
华清池还是唐代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唐玄宗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在此处理朝政、商议国事、接见外使,年末才回到长安。时人将此宫与长安大明宫、兴庆宫并称为“三宫”。清乾隆本《临潼县志》载,从开元二年(714年)到天宝十四年的40年间,唐玄宗游华清宫36次,有时一年两去,秘密而行的无法计算。玄宗实际上是把长安的朝堂搬到骊山,从而以华清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
华清池的历史影响
华清池的温泉资源独特,水质纯净,细腻柔滑,水中含有二氧化硅、氟离子等10多种矿物质,对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均有明显的疗效。华清池温泉水温常年保持43℃,因此吸引历代帝王沐浴游幸。公元747年-757年每年十月至次年暮春,唐玄宗都会带杨贵妃姐妹驾临华清宫避寒游乐。“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便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贵妃在华清宫内赐浴的真实写照。华清池温泉也因此而闻名天下,为世人所向往,成为与古罗马卡瑞卡拉浴场和英国的巴思温泉齐名的“东方神泉”。
华清池还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西安事变。1936年12月,蒋介石入陕,以华清池为“行辕”,下榻于温泉旁的五间厅,在此策划高级军事会议,随后发生“西安事变”。到今天,五间厅的玻璃窗、墙壁上还保留有西安事变兵谏发生激战时的弹痕。
华清池作为一座集皇家园林、温泉洗浴、政治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唐代温泉浴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