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夜饭更有温度:从餐桌礼仪到暖心细节
让年夜饭更有温度:从餐桌礼仪到暖心细节
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它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聚餐,更是一次亲情的凝聚,一次文化的传承。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如何让家更温馨?让我们从餐桌礼仪、互动游戏到暖心细节,一起探索让年夜饭更有温度的方式。
餐桌礼仪:传承尊老爱幼的美德
一顿充满仪式感的年夜饭,离不开得体的餐桌礼仪。在北方,年夜饭的餐桌礼仪尤为讲究。比如,餐桌上的座位安排就很有讲究:一般对着门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应该请家里的长辈来坐。如果有客人来家里,要等客人都坐下之后,才可以落座。
在用餐过程中,即使饭菜再香,也要注意礼仪。长辈坐定后,我们才能动筷子。在夹菜时,最好使用公筷从盘子的边上夹菜,再放到自己的餐盘里。千万不要拿着自己的筷子在盘子中间夹菜,这样是很不礼貌的。同时也要注意,筷子上沾有食物时也不夹菜。别夹别人面前的菜,如果小朋友有特别爱吃的菜,可以小声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帮忙去夹。吃饭时,不要满嘴食物讲话,不要吧唧嘴和大声嚼食物,不要对饭菜咳嗽。除此之外,吃饭的时候,大拇指要放在碗的边缘,其余四个手指头放在碗底;不要敲打餐桌;不要翻动和敲打碗筷;不可挥动餐具指人;单手不要同时拿两种餐具。如果吃饱了,退席时要将残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内,座椅放正,向同桌告退说:“请慢用,我先走了。“餐桌礼仪是我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董雪微老师说:“小朋友要在一点一滴中做起,将这些好习惯发扬光大。”
这些看似繁琐的礼仪,实则蕴含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谦恭礼让的传统美德。在年夜饭的餐桌上,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在无声地传递着家的温暖。
互动游戏:让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夜晚
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如果只有吃饭,未免显得有些单调。不妨准备一些互动游戏,让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夜晚。
对于有小朋友的家庭,可以尝试一些民俗亲子游戏。比如“生肖蹲蹲乐”,准备高凳子、生肖头饰与惨叫鸡,每12人一组,家长抱着孩子一起玩蹲蹲乐。每次需坐响“惨叫鸡”,错了的家庭退出,最终坚持到最后的家庭将获得胜利。或者“大红灯笼高高挂”,家长和孩子共同挂灯笼,比赛谁挂得快,赏心悦目的同时增添了新年的喜庆。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感受传统的节日氛围。
对于成年人,可以玩一些不需要道具的游戏。比如“正话反说”,主持人说一句话,参与者得迅速反过来说,比如主持人说“新年快乐”,你就得马上说“乐快年新”。或者“数字炸弹”,参与者从1 - 100中猜测数字,谁要是不幸猜中了“炸弹”数字,可就要接受惩罚啦。这些游戏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暖心细节:让爱在餐桌上流淌
在广西柳州,一场特别的年夜饭温暖了整个城市。柳州市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开展“2025年送年夜饭”活动,工作人员为流浪街头的弱势群体送去年夜饭大礼包。接受邀请的救助对象,则在救助管理站里提前过了一个热闹的年。
今报通讯员王方荣摄
26日下午,工作人员先后前往东堤路文昌桥底、友谊路文昌桥底、航银路、城站路和红光路等地,邀请需要帮助的流浪人员前往救助管理站过年。对于不愿意进站过年的流浪人员,工作人员给他们送上年夜饭大礼包。
“年夜饭有饭菜和水果,希望你能过个好年。”“降温了,被子够不够厚?不够厚我们就给你加被子。”“要吃好,照顾好自己。”面对工作人员的关怀与叮咛,流浪人员接连感谢。
今报记者韦黎 摄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今年为流浪人员送上的年夜饭大礼包很丰富,有油淋鸡、烧鸭、玉米肉沫、叉烧、卤蛋、青菜、紫菜蛋花汤和米饭。大礼包里还有苹果、香蕉、橘子等。一位流浪人员收到大礼包后马上剥开橘子,品尝后大赞橘子甜。对于暂时离开的流浪人员,工作人员则悄悄地把年夜饭大礼包放到他们的行李旁。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已经贴上春联和福字、挂上灯笼和彩带的柳州市救助管理站,已是浓浓的年味。
“饺子来了!”当救助管理站的厨师为进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年夜饭的菜齐了。
今报记者韦黎 摄
来自陕西的救助对象老张吃了一个饺子后开心地说:“我们老家的饺子就是这个味。”对于能够在救助管理站里过年,老张觉得既喜庆又温暖。
柳州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徐立波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民政局和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都会上街开展送年夜饭活动,为流落街头的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截至目前,2025年送年夜饭活动已帮助了32名流浪人员。
据了解,救助管理站还为想回家却没有路费回家的流浪人员提供帮助。春节期间不愿回家的流浪人员,可前往航四路1号的救助管理站过年,站里有能洗澡的热水,有空调,还可以看电视。
流浪人员如果需要帮助,或广大市民遇到需要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均可拨打救助管理站的电话0772—3123818求助。
来源 | 南国今报记者韦黎
值班编辑 | 卢方诗
这场暖心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年夜饭背后的人文关怀。它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份温暖、一份责任、一份爱的传递。
各地特色:品味不一样的年味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的年夜饭都有其独特风味。在东北,年夜饭少不了冻梨、冻豆腐等冻货;在华北,祭灶神是必不可少的仪式;在华东,打年糕是迎接新年的传统;在华南,行花街、舞醒狮是常见的庆祝方式;在华中,大杂烩是餐桌上的主角;在西北,守岁、挂红灯笼是传统习俗;在西南,看龙舞、逛庙会是重要活动。
这些各具特色的年夜饭,不仅体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更凝聚着中华民族对家的眷恋、对团圆的渴望。
年夜饭,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它不仅是一场简单的聚餐,更是一次亲情的凝聚,一次文化的传承。在这个特殊的夜晚,让我们用心去准备,用爱去温暖,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能感受到家的温馨。记住,一顿走心的年夜饭,不仅能抚慰我们的胃,更能温暖我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