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手机号码注销引争议:法律亟待完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机号码注销引争议:法律亟待完善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2024%E5%B9%B4/7433925
2.
https://m.hupu.com/bbs/628754483.html
3.
https://sfj.changde.gov.cn/xxyw/jcdt/content_1080180
4.
http://www.nxzfw.gov.cn/zfxt/fxyj/202412/t20241206_952327.html
5.
https://www.hanshenglaw.cn/CN/08/8234fd7050707d30.aspx
6.
https://www.dehenglaw.com/CN/tansuocontent/0008/030668/7.aspx?MID=0902
7.
http://sft.gd.gov.cn/sfw/xwdt/sfxz/content/post_4383644.html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0845
9.
http://www.legaldaily.com.cn/sylm/content/2024-07/19/content_9024716.html
10.
https://wb.beijing.gov.cn/home/zwxx/zcfg/flfg/202407/t20240705_3738728.html

近日,辽宁一位大叔前往移动公司办理已故父亲的手机号码注销手续时遭遇困境。工作人员坚持要求所有法定继承人到场签字才能办理注销,这一要求让大叔感到无法接受,双方因此产生争执。这起看似普通的业务办理纠纷,实则折射出我国在手机号码权属继承问题上的法律真空状态,暴露出《电信条例》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在这一领域的立法空白。

01

手机号码的法律属性与继承困境

手机号码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其法律属性一直存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二十六条和《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电信资源(包括手机号码)属于国家所有,电信运营商通过特许经营权进行管理和分配,用户则通过与运营商签订服务合同获得手机号码的使用权。

桃源县公证处曾处理过一起类似案例:刘某的丈夫黄某去世后,其子黄甲希望将父亲的手机号码过户到自己名下。公证处研究认为,手机号码虽不能作为遗产继承,但其使用权可以作为一项民事权益进行协议处理。最终,刘某和黄甲通过签订《手机号码继受协议》,成功完成了号码过户。

02

手机号码的财产价值与司法实践

手机号码,尤其是“靓号”,因其稀缺性而具备显著的经济价值。在司法实践中,手机号码使用权已被纳入可执行财产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第三条明确指出,法院有权对被执行人的手机号码进行拍卖。

例如,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中,被执行人安某某名下的“138*55555”手机号被原阳县法院依法拍卖,最终以15.1万元成交。另一起案件中,榆林市横山区人民法院拍卖尾号为“2222222”的手机靓号,起拍价高达42.96万元,充分体现了手机号码的财产价值。

03

国际经验与启示

在数字遗产继承方面,一些国家已走在前列。美国于2014年通过了《受托人访问数字资产法案》,明确了数字遗产的继承规则。英国则通过《数字遗产法案》建立了完善的数字遗产管理制度。这些立法经验为我国提供了有益参考。

04

完善立法的必要性与建议

面对数字时代的新挑战,专家呼吁尽快制定专门的“数字遗产”继承法规。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明确数字遗产的法律定位:界定数字遗产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其财产属性和人格属性。

  2. 构建系统保护体系:制定专门的数字遗产法,规范数字遗产的认定、继承和转让。

  3. 协调多方利益关系:平衡继承人、数字平台等各方权益,建立完善的遗嘱继承制度。

  4. 完善司法保护机制:建立数字遗产案例指导制度,统一裁判尺度,提高司法保护的专业性。

05

结语

辽宁大叔的遭遇并非个案,它揭示了我国在数字遗产继承立法方面的滞后。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手机号码、社交媒体账号等数字资产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继承问题亟待解决。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尽快完善相关立法,为公民权益提供更全面的法律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