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代大学生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代大学生如何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用
7
来源
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03785
2.
http://m.xdxd.cn/show-article.php?classid=746&id=58737&style=0&bclassid=729&cid=746&cpage=46
3.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5-01/26/content_BbdmjlUlYb.html
4.
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71acf7716d8a05eedca28d5
5.
https://www.ncpssd.cn/journal/details?gch=72122X
6.
https://ipub.cqvip.com/shop/productdetail.aspx?id=7b2051c561194c96b3a9070ef4c28d5a
7.
https://smartedu.work/v4/course/641e26c6af1f1b5d3ed0e086

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代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有效学习这一学科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

01

当前学习现状与挑战

近年来,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初始印象往往较好,认为授课内容丰富且能开阔眼界。然而,随着课程深入,不少学生感到学术性内容晦涩难懂,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接受度出现明显分化。部分学生甚至产生“听不懂还不如不听”的态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内卷化现象:在当前高校环境中,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和就业压力,导致过度竞争。这种内卷化状态使得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2. 刻板印象:部分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一套意识形态合法性论证系统,忽视了其作为哲学的追问和批判本质。
  3. 理解层次浅显: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教科书的原理化体系上,缺乏对思想史纵深和历史语境的了解。
  4. 缺乏比较视野:非相关专业学生难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性和合理性,习惯用简单公式解释复杂的社会历史问题。
02

创新教学方法

面对这些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1.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例如,在讲授资本主义制度时,可以引入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贫富差距等问题,让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生活的指导作用。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讨论题目,让学生准备相关资料,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需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问题。

  4. 实践教学法: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例如,通过城市治理、走访调研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情民情。

03

当代实践应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具有强烈现实感和时代感的学问。它关注的问题正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践应用案例:

  1. 城市治理:通过让学生参与城市治理的具体环节(如拨打12345热线、各区接诉即办的微信公众号等),让他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就业问题:运用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分析当前的“就业难”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当代劳动领域与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差异。

  3. 新技术革命:结合马克思的技术理论,探讨当代技术革命与经济结构的深层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4. 社会热点分析:以李子柒现象为例,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角度分析其热度背后的成因、经验与规律。

04

学习方法建议

  1. 系统学习基本原理: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其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的鲜明特征。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关注时事热点,增强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

  3. 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努力掌握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等科学思维方法,不断提升思维能力。

  4.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个人的价值观,外化为实际行动,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理论。

  5. 开展比较研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社会理论置于对话和比较的视野中,取长补短,深化理解。

  6. 关注当代发展: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发展,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动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更能够指导我们改造世界。当代大学生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科学的方法,深入学习这一理论,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