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落枕八招,秒变颈椎达人!
中医治落枕八招,秒变颈椎达人!
落枕,又称“失枕”,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颈部急性疼痛症状。通常在清晨醒来时发现颈部僵硬、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无法转动头部。落枕多由睡眠姿势不当、枕头不合适或颈部受凉等原因引起。中医治疗落枕有其独特优势,下面介绍八种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
穴位按摩
落枕穴(外劳宫)
位置:位于手背第二、第三掌骨之间,靠近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
方法:用拇指指尖切压揉按,同时缓慢活动颈部,每次按摩5-10分钟。
大椎穴
位置: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方法:用拇指按揉,每次约3-5分钟,可配合热敷效果更佳。
风池穴
位置:位于颈后枕骨下方,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用拇指按揉,每次约3-5分钟,可缓解颈部僵硬。
肩井穴
位置:位于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方法:用拇指按揉,每次约3-5分钟,可缓解肩颈部疼痛。
天柱穴
位置: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方法:用拇指按揉,每次约3-5分钟,可缓解颈部僵硬。
后溪穴
位置:位于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五掌指关节后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方法:用拇指按揉,每次约3-5分钟,可缓解颈部疼痛。
外关穴
位置: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方法:用拇指按揉,每次约3-5分钟,可缓解颈部疼痛。
合谷穴
位置: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方法:用拇指按揉,每次约3-5分钟,可缓解颈部疼痛。
针灸疗法
针灸是治疗落枕的有效方法之一。常用的穴位包括:
- 失枕穴:位于小指掌面第二指节正中央偏尺侧二分,再偏指尖二分处。
- 偏肩穴:位于无名指掌面第二节正中央偏尺侧五分处。
这两个穴位属于董氏奇穴,对治疗落枕效果显著。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到正规医院的针灸科进行治疗。
拔罐疗法
拔罐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通常在颈部和肩部进行拔罐,留罐时间约10-15分钟。
耳穴压豆疗法
在耳部相应穴位贴压王不留行籽,通过刺激耳穴来缓解颈部疼痛。常用穴位包括颈椎、神门、皮质下等。
运动疗法
进行适度的颈部伸展运动,如颈部前屈、后仰、左右旋转等,每次保持10-30秒,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抚摸疗法
用热毛巾或暖宝宝对颈部进行热敷,每次约15-20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
药枕疗法
使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作用的中药枕,如红花、川芎、当归等,可缓解颈部不适。
中草药内服疗法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作用的中药,如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等。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预防落枕也非常重要:
- 保持正确的睡姿,避免颈部过度弯曲
- 选择合适的枕头,保持头、颈、肩处于同一水平线
- 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
- 定期进行颈部拉伸运动,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通过以上中医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和预防落枕,帮助你轻松摆脱颈部不适,成为颈椎健康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