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 | 中医之“津液”,生命的源泉(附思维导图)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医基础 | 中医之“津液”,生命的源泉(附思维导图)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115/08/51155580_1139390768.shtml
在中医理论中,“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滋养着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还参与着复杂的代谢过程,与健康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中医眼中的“津液”,了解其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津液的概念
津液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包括身体各部位的液体,如血液、汗液、唾液等。《黄帝内经》中提到:“津液者,润泽于外,滋养于内,不可或缺也。”津液不仅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还具有滋润濡养、充养血脉和调节体温等重要作用。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统一称为水液代谢,这一过程涉及多个脏腑的协同作用。
生成
- 脾胃运化:胃“游溢精气”而吸收水谷中的精微,脾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同时进行,在津液生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 小肠主液:小肠泌别清浊,吸收饮食物中大部分的精微和水分。
- 大肠主津: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的饮食物的残渣和剩余水分后,将部分水液重吸收,使残渣形成粪便而排除体外。
输布
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的综合作用而完成。
- 脾气散精:将津液向上输于肺;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而达全身,即所谓脾“以灌四旁”。
- 肺宣降,通调水道
- 肾主水,肾蒸腾气化:为脾胃、小肠、大肠、肺发挥功能提供原动力。升清降浊:清者重吸收浊者下输膀胱
-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津液的输布环流
- 三焦决渎:三焦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
排泄
- 肺宣发:汗、呼气
- 肾主水,蒸腾气化,主司膀胱开合:尿液
- 大肠传导糟粕:粪便带走部分水分
津液的作用
津液在人体中扮演着多重角色:
- 滋润濡养:津液布散于体表皮肤,使皮肤保持水润光泽,预防皮肤干燥、粗糙,减少皱纹的产生。同时,津液也滋养肌肉、孔窍以及脏腑,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
- 充养血脉: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调节血液的浓度,保持正常血量和滑利血脉。
- 调节体温:津液通过变为汗液排出体外的方式帮助散热,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五液病变与五脏的关系
五液是指汗、泪、涕、液、唾等五种液体。它们是由五脏接受了水谷之津,然后润注于孔窍之中的津液。
《素问·宣明五气篇》有“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等五脏化五液的理论。
- “汗为心之液”,汗血源。汗出过多,则损伤津液,也会影响心血不足,出现心悸等症。若大汗淋漓不止,还会耗伤心气,可见心慌、气短,甚至虚脱。反之,心气虚或心阴不足时,也可出现病理性的汗出。如心气虚可见自汗,心阴虚则见盗汗。
- “泪为肝之液”,如肝阴不足时泪的排出减少,使目失其濡润,则见两目干涩;肝经热盛,可见目赤眵多,或兼痒痛等症。
- “涕为肺之液”,如风寒束表,肺气失于宣降时,有鼻流清涕的症状;风热袭肺,可见鼻流稠涕,肺阴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时,则鼻干无涕。
- “涎为脾之液”,例如,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口中的津液适量,味道正常,为“口中和”,若脾胃虚寒,水液不化,常会出现口淡无味,涎水较多;或脾经内郁湿热,则可见口角不断流涎,多见于小儿。胃火炽盛伤津耗液时,可见口燥,涎少、口臭等症。
- “唾为肾之液”,若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时,唾液分泌排出量减少,人就感到口干舌燥,尤其夜间更为明显。如肾阳不足,水湿泛滥,常可出现唾液清冷量多的现象。
津液与健康
津液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态。津液不足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如:
- 肠胃消化能力减弱:津液不足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导致胃痛、胃胀等不适症状。
- 皮肤干裂,毛发干枯:津液不足使皮肤失去水分和营养物质,变得干燥、粗糙。
- 膝盖关节磨损加剧:津液不足导致关节失去润滑,磨损加剧,引发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
因此,保持津液的充足和流通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保养津液,促进身体健康。
养血谚语
- “留得一分津液,留得一分生机”
- “津液足,百病除”
- “饮食有节,津液自固”
- “早睡早起,津液自生”
- “少言寡语,津液内守”
- “心静自然凉,津液自安”
- “汗出如雨,津液外泄”
- “津液不足,食补为先”
- “津液不固,百病丛生”
- “津液流通,病安从来”
- “津液自生,不药而愈”
- “津液不固,药石无功”
热门推荐
医保新政策:慢特病报销比例提高至95%,新增5种跨省结算病种
三潭印月:一元纸币背后的杭州传奇
跟着苏轼和白居易探秘西湖
M1、M2增速差与股市走势高度相关,3月数据释放重要信号
2024悬疑推理小说盘点:多部高分新作引发阅读热潮
陈渐《长安击壤歌》:以悬疑推理重构唐朝西游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刀郎《山歌廖哉》融合聊斋元素,掀起传统文化音乐热潮
一本书读懂人性:《万历十五年》中的权力与欲望
从偏见到幸灾乐祸:心理学揭秘人性阴暗面
酒店保险指南:四大险种保障运营安全
杭州到宁波自驾游打卡网红景点
洛杉矶布伦特伍德社区遭山火侵袭,名人豪宅危在旦夕
清华研究证实:自我肯定干预可提升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
保险理赔遇拖延,四种途径助你维权
保险理赔全流程解析:四大阶段十项要点全攻略
西湖醋鱼烹饪标准培训班开课,18位名厨传授正宗做法
浙江十大名菜: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供求、政策、预期:决定商品价格波动的关键力量
金刚鹦鹉的炫酷羽毛:不只是美丽的装饰
断联、释放、重建:心理咨询师教你走出分手思念
白底黑点的尊贵:鼬皮在欧洲皇室的象征意义与传承
分手后如何真正放下?从断绝联系开始
第五个警察节:看社区民警如何创新守护家园
香洲区:社区民警元旦前宣讲安全法规,四大领域全覆盖
各地公安机关开展校园安全教育,筑牢学生寒假安全防线
山水有约,警民同行:杭州公安生态警务MV《西湖之约》发布
杭州二日自驾游:西湖、灵隐寺等景点深度游
如何拍出令人惊艳的景点照片?6个实用技巧全解析
陕西师大开展国防安全教育,社区民警为万名新生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