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专家刘继成:科学管理高血压,守护心脏健康
心血管内科专家刘继成:科学管理高血压,守护心脏健康
高血压,这个被称为“隐形杀手”的慢性疾病,正在悄悄威胁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45亿,且每年新增患者约1000万。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科学管理高血压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今天,我们就来听听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刘继成医生的专业建议。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诊室血压≥140/90 mmHg;或家庭血压≥135/85 mmHg;或24h动态血压≥130/80 mmHg,白天血压≥135/85 mmHg,夜间血压≥120/70 mmHg。根据诊室血压升高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
科学监测血压
准确监测血压是管理高血压的第一步。建议使用合格的上臂式自动血压计进行自测。测量时,应保持安静状态,双脚平放,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线。每次测量2-3次,取平均值。血压未达标者,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连续7天;血压达标者,每周测量一次。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膳食:低盐低脂饮食,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
控制体重:保持BMI<24kg/㎡,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升高血压,应尽量避免。
充足睡眠:保证每晚6-8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
减压放松: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规范药物治疗
如果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仍未达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切记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引起血压波动。同时,要定期复诊,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随访检查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评估,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并发症,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特别提醒
高血压具有遗传倾向,有家族史的人群应特别警惕。
年轻人也可能患高血压,不要掉以轻心。
季节变化、气温骤降时,血压容易升高,需加强监测。
出现头痛、头晕、视力模糊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高血压虽然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和规范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病情,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