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绣花”功夫看城市治理:城管与摊贩如何实现双赢?
从“绣花”功夫看城市治理:城管与摊贩如何实现双赢?
从“绣花”功夫看城市治理
在福建省福州市,一场以“绣花”功夫著称的城市管理革命正在悄然改变着城市的面貌。2024年,福州市城管委通过垃圾分类、环卫管理、市容市貌等六大重点板块的精细化管理,不仅提升了城市环境,更为解决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
摊贩经济: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近年来,夜间摊贩经济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据统计,2020年疫情期间,为应对经济困境,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地摊经济发展。以河南省为例,洛阳、商丘、开封等地相继推出扶持措施,为摊贩提供经营便利。
然而,摊贩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管理难题。根据对安阳、洛阳、商丘、开封四市的调研显示,虽然89.09%的受访者支持地摊经济发展,但同时也指出存在污染环境、阻碍交通、影响市容市貌等问题。如何在保障摊贩生计的同时维护城市秩序,成为城市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
城管执法:困境与突破
在城市管理中,城管与摊贩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近期,江苏苏州“外包城管”辱骂摊贩事件引发舆论热议。视频中,自称“外包城管”的工作人员拒绝出示执法证件,并对摊贩出言不逊,最终被停职处理。这一事件暴露出城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规范化和文明程度不足的问题。
事实上,城管执法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摊贩流动性强、分布广,给执法带来很大难度;另一方面,城管部门往往承担着超出其职责范围的任务,导致执法力量分散。以福州市为例,城管部门不仅要负责市容市貌管理,还要承担垃圾分类、环卫保洁、市政设施维护等多项任务。
精细化管理:平衡之道
面对城管与摊贩之间的矛盾,福州市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提供了有益借鉴。福州市城管委通过“绣花”功夫,将城市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在市容市貌整治方面,福州市通过“福城管”APP增设电动车违停短信提醒功能,疏堵结合引导4000余处摊贩入市规范经营,同时纠正违反“门前三包”行为9.2万余起。
此外,福州市还创新性地推出了便民疏导点和精品摊规点等管理模式。通过科学规划摊贩经营区域,既满足了摊贩的经营需求,又有效维护了城市秩序。这种柔性执法方式,不仅提升了城市管理的温度,也赢得了市民和摊贩的理解与支持。
共建共治:走向和谐共生
要实现城市秩序与民生保障的双赢,需要建立城管与摊贩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首先,城管部门应进一步推进执法规范化,加强执法人员培训,提升文明执法水平。其次,可以借鉴福州市的经验,通过设置便民疏导点等方式,为摊贩提供规范经营的场所。同时,摊贩也应自觉遵守城市管理规定,维护经营秩序。
此外,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城市管理效率也是一个重要方向。福州市通过城市生命线工程平台、市政设施巡查系统等智能化手段,实现了对城市运行的全天候监测。这种“数智”监管方式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摊贩提供了更加透明、公平的经营环境。
结语
城管与摊贩之间的关系,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通过精细化管理、柔性执法和科技赋能,我们完全有可能找到一条既能维护城市秩序,又能保障民生需求的双赢之路。这需要政府、摊贩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城市既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