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年夜饭的吉祥寓意从何而来?揭秘西晋《风土志》和唐诗宋词里的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年夜饭的吉祥寓意从何而来?揭秘西晋《风土志》和唐诗宋词里的秘密!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1-25/doc-inehemyw6234162.s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9A017DI00
3.
https://www.sohu.com/a/845552741_120360322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O1HCFK0514Q2N0.html
5.
https://bk.taobao.com/k/chunwan_1529/988b960e340faca6fb773883f89391b7.html
6.
https://www.sohu.com/a/850836245_121443915
7.
https://www.sohu.com/a/845551975_120360322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TDU8CE05561JSU.html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A4%E5%A4%95

“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为‘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这是西晋名将周处所著《风土志》中对除夕夜习俗的记载,也是目前有据可考的关于年夜饭最早的文字记录。这段文字不仅揭示了年夜饭习俗的起源,也为我们展现了1700多年前古人如何庆祝除夕夜。

01

《风土志》中的除夕夜

《风土志》中提到的“馈岁”“别岁”“守岁”三个词,生动描绘了西晋时期除夕夜的习俗。“馈岁”指的是人们在年末互相赠送礼物,表达祝福;“别岁”则是指用酒食相邀,辞别旧岁;而“守岁”则是指除夕夜通宵不眠,等待新年的到来。这些习俗表明,早在西晋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重视除夕夜的团聚和庆祝,为年夜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02

唐诗宋词里的年夜饭

随着历史的发展,年夜饭的习俗逐渐丰富和完善。在唐诗宋词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描写除夕夜和年夜饭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古人对年夜饭的重视,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风貌的窗口。

唐代诗人杜审言在《除夜有怀》中写道:“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这首诗生动描绘了除夕夜的热闹景象,家家户户点起蜡烛,迎接新年的到来。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更是家喻户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不仅描绘了除夕夜的热闹氛围,还提到了喝屠苏酒、贴春联等习俗,展现了古人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03

年夜饭的吉祥寓意

年夜饭的菜品不仅讲究美味,更注重吉祥寓意。这些寓意大多与吉祥、富足、团圆相关,反映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饺子是北方年夜饭必备的菜品,其形状酷似元宝,象征着招财进宝。鱼是南方年夜饭的重头戏,寓意“年年有余”。年糕则象征“步步高升”,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此外,还有许多富有寓意的菜品,如三鲜砂锅寓意“盆满钵满”,肉丸子象征“团团圆圆”,四季豆象征“四季平安”等。

这些菜品的寓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与古人的生活经验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例如,饺子的形状与元宝相似,自然被赋予了招财进宝的寓意;鱼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因此被用来寓意年年有余;年糕的“糕”与“高”谐音,自然被用来象征步步高升。

04

年夜饭的文化传承

从西晋《风土志》的记载,到唐诗宋词中的描写,再到现代人对年夜饭的重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年夜饭习俗的传承脉络。这种传承不仅是形式上的延续,更是文化内涵的传递。年夜饭不仅是一顿丰盛的晚餐,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国人对家庭、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夜饭的菜品越来越丰富,但其核心寓意始终未变。无论是传统的饺子、鱼、年糕,还是创新的菜品,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年夜饭已经超越了单纯的饮食范畴,成为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寄托,这正是其历久弥新的原因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