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讨薪:从案例到预防的全方位解析
农民工讨薪:从案例到预防的全方位解析
“您好,‘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请问您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各地热线坐席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接线员耐心细致解答问题,全天候24小时为农民工提供精准法律咨询,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事项,全面开展预登记,即时形成工单指派属地法律援助机构办理。
在江苏淮安,89名农民工终于在春节前拿到了被拖欠的147万余元工资。这起案件的成功解决,不仅让农民工们可以安心过年,也展现了我国在保障农民工权益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成功案例:多方联动为农民工讨薪
2024年除夕夜,89名农民工聚集在淮安区欠薪联动机制工作站,追讨被拖欠的工资。淮安区检察院获悉后,立即安排民事检察官赶赴现场。经调查,包工头赵某、张某挪用、冒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147万余元,导致89名农民工无法足额领取工资。
淮安区检察院迅速成立专案组,协同法院、公安、人社等部门开展调查取证工作。最终,在刑事拘留的震慑下,赵某、张某承诺全额退还挪用资金。经过调解,双方达成协议,147万余元工资全部汇入农民工账户。
在延吉市,112名农民工被拖欠211万元工资长达3年。延吉市人民检察院介入后,积极联合人社部门,多方走访企业及行政机关协调欠薪情况。最终,通过现金结合房屋顶账方式,全部劳动报酬得以支付。
实用方法:多地探索讨薪新模式
为了解决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各地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江西省司法厅开展“有法帮你 薪暖农民工”专项行动,构建“30分钟农民工法律援助服务圈”,开辟欠薪求助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各地还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推行“一次办好”、“容缺受理”等机制,避免群众来回奔波。同时,建立“法律援助+监察+仲裁+工会”联动机制,整合各方职能优势,快速有效化解讨薪纠纷。
预防措施:加强普法宣传和源头治理
欠薪问题的高发频发,与劳资双方法律意识淡薄密切相关。为此,各地坚持需求导向,将“被动宣传”变为“主动宣传”,深入工地、企业开展普法活动,重点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规。
江西省司法厅连续10天发送法律援助宣传短信,覆盖移动用户1000万人。各地还结合劳动者就业需求,在招聘会现场设立法律咨询展台,及时提供就业法治保障。
呼吁:关注农民工群体,保障合法权益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工讨薪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不仅关系到农民工个人的生计,更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民工群体,支持和参与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工作。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企业应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社会各界应给予农民工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