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科技投资如何带动地方经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科技投资如何带动地方经济?

引用
21经济网
15
来源
1.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50109/herald/1f27f96e3a4ef09c93676e3b4cb5af51.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16/doc-inefehha4143027.shtml
3.
https://www.yicai.com/news/102206362.html
4.
https://www.stcn.com/article/detail/1510262.html
5.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1101/herald/29e32b817e69e6b89fe77fb57b173186.html
6.
https://www.most.gov.cn/dfkj/bj/zxdt/202501/t20250123_192957.html
7.
https://invest.beijing.gov.cn/zwgk/sqgzdt/202402/t20240218_3564544.html
8.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zdt/202501/t20250106_3980901.html
9.
https://www.sfccn.com/2025/1-9/5MMDE1MjVfMTk4Mjg5MQ.html
10.
http://www.locpg.gov.cn/20250110/34093c3c3b0c472eb8afdbe0078cd0b3/c.html
11.
https://stats.tj.gov.cn/sy_51953/jjxx/202501/t20250103_6823315.html
12.
https://www.hebei.gov.cn/columns/2d125896-5780-4981-a2c3-6235a6bd2e89/202410/14/fbc87326-1813-4537-9cce-ef508490823f.html
13.
https://www.cnbayarea.org.cn/news/focus/content/post_1279536.html
14.
https://www.gz.gov.cn/zt/qltjygadwqjsxsdzgzlfzdf/gzzxd/content/post_9990292.html
15.
http://gdstc.gd.gov.cn/kjzx_n/gdkj_n/content/post_4581244.html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在科技投资的推动下,正经历着快速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北京市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天津的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制造,上海的半导体和人工智能,深圳的电子信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都吸引了大量PE/VC机构的投资。这些地区的政府和国资通过资本投入、政策支持及合规引导,为科技与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01

科技投资规模与重点方向

京津冀地区2023年经济总量达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其中,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经济总量分别是2013年的2.1倍、1.7倍和1.8倍。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从2013年的58.1%提升至2023年的67.7%。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研发投入强度全国领先,2023年R&D经费占比达6.73%,高于上海4.34个百分点。北京在《Nature》《Science》《Cell》等全球82种顶尖自然科学类期刊发表的文章数量达9180篇,比位列第二的上海多4363篇,占全国份额的18.34%。

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1-11月,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在新成立基金规模和数量上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按案例数量计,分列全国前十大活跃地区的第二、第三、第四和第六位。上海地区最为吸金,交易规模累计超166亿美元。区域内热门投资赛道包括半导体、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和信息化服务等。在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苏州、杭州、常州等地凭借强劲实力吸引了大量创新资本。杭州在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生产上的突破,加速了智能制造进程;上海松江依托G60科创走廊优势,集聚了一批航空航天创业团队,初创企业吸金效应明显。

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投资方面也展现出强劲势头。2024年全球招商大会上,大湾区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达2.26万亿元。外资持续加码,如法国罗格朗集团持续投资惠州,日本萨莉亚在广州投资40亿日元建设新工厂。高水平外资研发机构加速落户,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是其在北美外唯一配备中试装置的综合性研发中心。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深圳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超15万家,上市公司13家,均居全国第一。

02

政策支持与引导

京津冀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持。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R&D经费占比达6.73%。北京向津冀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2023年达748.7亿元,同比增长1.1倍,占北京对外省市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快速上升至15.1%。河北2023年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810.1亿元,同比增长101%。雄安新区建设成效显著,累计完成投资6570亿元,4017栋楼宇拔地而起,总建筑面积4370万平方米。

长三角地区凭借政策的有力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对科技创新持之以恒的推动,始终稳固占据着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前沿阵地的重要位置。区域内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不断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的产业发展优势,成为推动创投市场活力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以及绿色能源等多个领域,创投机构加大了投资力度,展现了这一地区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广阔前景。

粤港澳大湾区在政策支持下,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企业投资。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特斯拉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的430多名代表齐聚广州,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大湾区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聚引全球先进企业、技术和经验,越来越多的企业扎根于此。2023年以来,广东围绕生物医药、新型储能、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越来越多的高水平外资研发机构落户大湾区。2024年12月初,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在惠州举行行政楼开业庆典,新组建的运营团队正式入驻,各项调试工作进入收尾阶段。埃克森美孚技术与工程公司负责研发的副总裁柯东明说,该中心是目前埃克森美孚在北美外唯一配备中试装置、融合产品研发及工艺开发的综合性研发中心,将更好支持亚太区乃至全球的业务发展。

03

经济带动效果

京津冀地区通过科技投资带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北京城市副中心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3.6亿元,是2013年的2.2倍。雄安新区从2017年至2023年底,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70亿元,累计开发面积184平方公里,4017栋楼宇拔地而起,总建筑面积4370万平方米。央企累计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加快建设,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加速推进。

长三角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1-11月,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在新成立基金规模和数量上均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按案例数量计,分列全国前十大活跃地区的第二、第三、第四和第六位。上海地区最为吸金,交易规模累计超166亿美元。区域内热门投资赛道包括半导体、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新材料和信息化服务等。在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领域,苏州、杭州、常州等地凭借强劲实力吸引了大量创新资本。杭州在机器人技术与自动化生产上的突破,加速了智能制造进程;上海松江依托G60科创走廊优势,集聚了一批航空航天创业团队,初创企业吸金效应明显。

粤港澳大湾区通过科技投资和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2024年全球招商大会上,大湾区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达2.26万亿元。外资持续加码,如法国罗格朗集团持续投资惠州,日本萨莉亚在广州投资40亿日元建设新工厂。高水平外资研发机构加速落户,埃克森美孚大亚湾研发中心是其在北美外唯一配备中试装置的综合性研发中心。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深圳跨境电商出口企业超15万家,上市公司13家,均居全国第一。2024年前11个月,深圳进出口规模首破4万亿元创同期历史新高。

04

未来展望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未来将继续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发力。京津冀地区将依托北京的科技创新优势,加强与天津、河北的产业协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长三角地区将充分发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产业优势,持续吸引创新资本,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粤港澳大湾区将依托开放优势,吸引全球先进企业、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总体来看,三大区域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竞争与合作,将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持续的科技投资和政策支持,这些区域将继续保持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中的领先地位,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