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安石《元日》:古人过年的经典画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安石《元日》:古人过年的经典画面

引用
光明网
11
来源
1.
https://theory.gmw.cn/2025-01/21/content_37810060.htm
2.
https://www.sohu.com/a/757282805_488646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208A03SVQ00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4-02/13/nw.D110000renmrb_20240213_2-08.htm
5.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2/01/content_26042770.htm
6.
http://www.lubanyouke.com/27194.html
7.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314/d5094ca144814999986c5cf3e8fe5f14/c.html
8.
https://www.ruiwen.com/wenxue/wanganshi/237691.html
9.
https://www.taomu.net/53.html
10.
https://www.hebtv.com/0/0rmhlm/mt/sh/fbt/11394958.shtml
11.
https://www.sh7c.com/shici/768266.html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生动描绘了宋代春节的喜庆景象。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古人过年图,更是一首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新年颂歌。

01

三大习俗:古人过年的经典画面

诗中描绘了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春节习俗: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竹,是古人用来驱赶山魈恶鬼的工具。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的习俗。宋代时,爆竹已经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庆祝方式,象征着辞旧迎新,告别过去,迎接新的开始。

“春风送暖入屠苏”——屠苏酒,是一种具有驱邪避疫功效的酒。据《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这里的椒柏酒就是屠苏酒的前身。宋代时,饮屠苏酒已经成为新年的重要习俗,人们相信饮用屠苏酒可以驱邪避疫,带来健康和好运。

“总把新桃换旧符”——桃符,是古代挂在门上的辟邪物。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宋代时,桃符逐渐演变为春联,成为春节的重要装饰。诗中的“新桃换旧符”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习俗,更象征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愿,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02

宋代春节:热闹非凡的节日盛况

宋代的春节是全年最盛大的节日,除了诗中提到的三大习俗外,还有许多其他丰富多彩的活动。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春节期间,开封府会“放关扑三日”,即开放赌博三天,让百姓尽情娱乐。此外,还有观灯会、赏花灯、猜灯谜等娱乐活动。城市中元宵灯会尤为壮观,正如《东京梦华录》所描述的:“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奇巧百端,日新耳目。”

春节期间,商贸活动也异常繁荣。年前“竞售锦装新历、诸般大小门神、桃符、钟馗、狻猊、虎头,及金彩缕花、春贴幡胜之类,为市甚盛”。大年初一“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

03

辞旧迎新:古人的新年期待

《元日》诗不仅描绘了春节的热闹景象,更体现了古人对新年的期待和希望。

“爆竹声中一岁除”——辞旧迎新,告别过去,迎接新的开始。这不仅是新年节庆的传统习俗,更寓意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送暖,象征着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活力。诗句中的“春风送暖”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新的一年充满希望和活力。

“千门万户曈曈日”——新年清晨阳光明媚,象征着国家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前景。诗句中的“曈曈日”不仅是新年清晨的阳光,更象征着国家充满希望和光明的前景。

04

《元日》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元日》诗不仅是对春节景象的生动描绘,更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期许与展望。

王安石创作此诗时,正值他推行新政之际。诗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暗含了他对新法实施的期待和信心。整首诗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深切期望。

《元日》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古人过年的喜庆氛围,同时传达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春节习俗的记录,更是一首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新年颂歌,体现了中华民族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精神风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