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寒冬来袭!运动员如何科学应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寒冬来袭!运动员如何科学应对?

引用
澎湃
6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92932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03A07T9V0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Q6EEGO9052994R0.html
4.
https://www.sohu.com/a/820689066_121798711
5.
https://ztzy.com/NewsDetail-19793.html
6.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110/37b829d9e0704211b26ef41cb4c3b62a/c.html

随着寒冬的到来,运动员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训练时期。在这个季节,寒冷的天气不仅考验着运动员的意志力,更对训练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保证健康的前提下,科学高效地完成冬训,是每个运动员和教练员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01

寒冬训练的特殊挑战

低温环境给运动员带来了独特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身体为了保持核心温度,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这为减肥和体能提升提供了有利条件。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营养科医师徐春芸指出,在寒冷环境中运动,消耗的热量比温暖环境中高出许多。另一方面,寒冷也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需要采取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法。

02

科学训练方法

专业运动员的冬训并非简单的重复训练,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以跑步为例,无伤跑法理论将训练分为三个层次:基础身体功能训练、技术训练和耐力训练。运动员需要先通过灵活性和稳定性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学习合理的跑步技术,最后才是逐步提升耐力。

在具体训练安排上,需要平衡室内和室外运动。当室外温度过低时,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徐春芸医师建议,冬季运动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选择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跳绳等。同时,要避免在早晨气温较低时进行户外运动,最佳锻炼时间是下午两点到七点之间。

03

训练注意事项

  1. 充分热身:在寒冷环境中,肌肉和关节更容易受伤。运动员需要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如慢跑和动态拉伸,以提高身体温度和血液循环。

  2. 选择合适装备:穿着专业的运动鞋和保暖的运动服至关重要。鞋子应具有良好的支撑性,可以减少脚部和关节的压力。同时,根据运动类型选择合适的护具,如护膝、护腕等。

  3. 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训练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运动员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4. 重视恢复和营养:运动后的拉伸放松和充足的休息同样重要。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促进身体恢复,提高运动表现。徐春芸医师建议,晚餐应吃得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

  5. 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避免在高低不平、过硬或过滑的场地运动,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

  6. 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运动水平安排合理的运动量,循序渐进进行运动。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专业的功能性动作筛查(FMS),筛查出身体可能出现损伤的危险因素,从而可以向专业人士(运动康复师、训练师、医生等)咨询运动时注意事项。研究指出,FMS可有效预防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出现,降低运动员运动损伤。

04

实用建议

  1. 制定系统训练计划:根据比赛目标,合理安排训练周期。例如,针对2025年春季的马拉松赛事,现在正是系统提升耐力和全面增强个人能力的关键时期。

  2. 室内室外运动结合:当室外温度低于0℃时,建议转战室内运动。可以选择健身房、室内跑道等场所,保持训练的连续性。

  3. 关注天气变化:在户外训练时,注意风向和湿度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时间段,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训练。

  4. 心理调适:寒冬训练不仅是体能的考验,也是心理的磨练。保持积极的心态,将冬训视为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

寒冬虽至,但对运动员来说,这正是蓄势待发的黄金时期。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不仅能有效提升竞技水平,还能为来年的比赛奠定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期待,在寒冷的冬日里,每一位运动员都能以更加坚韧的精神和更强健的体魄,迎接未来的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