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案嫌疑人颜某磊到案,揭秘影视圈连环拐卖案
王星案嫌疑人颜某磊到案,揭秘影视圈连环拐卖案
近日,备受关注的王星案取得重大突破。1月25日晚,该案重要犯罪嫌疑人颜某磊(网名“颜十六”)到案回国,目前公安机关正全力开展案件侦办工作。
犯罪嫌疑人身份曝光
颜某磊,1987年出生,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双店镇人。据调查,他在横店影视城有着多年从业经历,曾担任群演、摄影师、动作演示、录音师等职务,甚至创办了自己的影业公司。然而,这位看似普通的影视从业者,却涉嫌策划了一起针对影视圈从业者的连环拐卖案件。
作案手法揭秘
2024年12月初,颜某磊开始在多个演艺行业群聊发布招聘信息,涉及演员、灯光、美术、服装等多个职位。他利用业内常用的沟通方式,如微信群、视频面试等,增加了骗局的可信度。其典型作案手法包括:
选择目标:专门针对影视圈从业者,利用行业信息和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
制造紧迫感:使用“着急”“机会难得”“抓紧时间”等话术,迫使受害者仓促作出决定。
信息保密:以“剧组保密”为由,拒绝透露具体拍摄信息、地点和酒店安排。
中途换车:在受害者到达目的地后,安排多次转车,增加行踪隐蔽性。
反侦查手段:在受害者家属询问时,安排受害者以含糊其词的方式回应,避免暴露实情。
作案动机分析
北京星权(海口)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峰指出,颜某磊选择影视圈从业者作为目标,主要有以下原因:
经济利益驱动:随着我国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持续打击,境外诈骗窝点的犯罪成本不断攀升,不法分子为追求高额利益,将目光转向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影视圈从业者。
行业特点:影视圈具有信息传播快、人员流动性强、对新事物接受度高等特点,且跨境工作较为普遍,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心理弱点:影视从业者往往专注于剧本和角色,对商业细节关注较少,容易放松警惕。
案件警示与防范建议
这起案件暴露出影视圈在防骗机制上的明显短板。CDHOME创始人、知名选角导演毕英杰建议从业者在接到境外工作邀约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核实项目信息:确认出品方、导演、播出平台等基本信息的真实性。
警惕过度保密:正常剧组不会对基本信息进行严格保密,过度保密要求应引起警觉。
多方求证:通过行业内的多个渠道验证信息,避免轻信单一来源。
理性对待高薪诱惑:对异常优厚的薪酬条件保持警惕,避免贪图小利而陷入陷阱。
保留证据:在沟通过程中注意保留所有聊天记录、邮件等证据,以便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报警。
这起案件不仅关乎个人安危,更折射出当前跨境犯罪的新动向。它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类犯罪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唯有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才能有效保护自己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