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天水如何将“网红”变“长红”?
一碗麻辣烫带火一座城:天水如何将“网红”变“长红”?
2024年3月,一道看似平凡的街头小吃——天水麻辣烫,突然间在全国范围内爆火,成为继淄博烧烤之后又一个现象级的“网红美食”。
据携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以来(3.1-3.16),天水整体旅游订单同比增长4成,其中酒店订单同比增长超6成。前往天水的游客中,外省游客占比49%,约一半。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甘肃麻辣烫”相关话题累计播放量已超过32.6亿次。
独特的“天水味道”
天水麻辣烫的独特魅力,首先在于其无可复制的食材优势。其中最关键的两种食材,一是甘谷辣椒,二是定西宽粉。
甘谷辣椒已有至少400年的种植历史,2023年甘谷县辣椒种植面积达5.6万亩,总产量13万吨,产值3.5亿元左右。把晒干的干辣椒磨成面,烫出来的油泼辣子香辣又不烧嘴,是传说中“蘸鞋底子都香”的佐餐“神料”。
“定西宽粉”以“辣、滑、劲、透、香、爽”享誉市场。2023年,“定西宽粉”加工主体达到120家、产能超过20万吨,销售额突破30亿元。2023年4月,“定西宽粉”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政府的“神助攻”
面对突如其来的热度,天水市政府迅速反应,推出一系列“宠粉”举措:
- 开通“麻辣烫公交专线”,方便游客直达各家网红店
- 夜间加班加点铺设道路、清洁护栏、安装灯带,提升城市形象
- 开放政府大院免费停车,解决游客停车难题
- 举办“麻辣烫吃货节”,现场赠送景区门票和当地特产
- 最令人惊喜的是,天水市还将高跷、舞狮、社火等传统民俗表演重新搬上街头,与外地游客互动,展现了西北人民的热情好客。
经济效益显著
天水麻辣烫的爆火,不仅带火了一座城,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天水市“天水麻辣烫”经营主体已超600家。同时,麻辣烫的火爆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甘谷辣椒和定西宽粉的种植与加工,以及旅游业的繁荣。
从“网红”到“长红”
面对这波“麻辣烫热”,如何保持热度,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天水市政府和相关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靠美食出圈,其它城市可以复制,但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有优质食材,有高质量的食品和安全保障,有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等。”
为了规范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天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天水麻辣烫经营管理规范》,这是天水市首个市级地方标准,对经营场所、设施设备管理、原辅料管理、食品加工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从“网红”到“长红”,天水麻辣烫还需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消费体验。只有这样,这碗麻辣烫才能持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吸引着八方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