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酒杯名称与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酒杯名称与历史演变
在中国的白酒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古代酒杯不仅是饮酒的器皿,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从最初的天然材料到精美的瓷器,酒杯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古代酒文化的演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各种酒杯的名称及其发展历史。
1、觥(gōng):酒具,盖作兽头形。《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2、觥筹:酒杯和酒筹。酒筹用于计算饮酒的数量。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罍(léi):同“罍”装酒的容器,形状像壶。《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礼记·礼器》:“庙堂之上,罍尊在阼。”(阼:古代东边的台阶,迎宾客之处)
4、尊:古代酒器(同樽)。《管子·中匡》:“公执爵,妻子执尊,觞三行管子趋出。”元稹《有酒》诗:“有酒有香醇满尊,居宁不饮开君颜?”
5、樽:酒杯。杜甫《客至》:“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pēi:未过滤的酒)。”李白诗:“金樽清酒斗十千。”
6、觞(shāng):酒杯。《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起行酒,至武安武安膝席曰:不可以满觞。”颜延之《陶徵士诔》:“念昔宴私,举觞相属。”
7、钟:酒具。班固《东都赋》:“因此庭实千品,旨酒万钟。”
8、盅:饮酒、饮茶用的无把的杯子。
9、斗:装酒器皿,也叫羹斗,有柄。《诗经·大雅·行苇》:“酌以大斗,以祈黄耇(gǒu:长寿。指老人)。”《史记·项羽本纪》:“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10、酌(zhuó):酒杯,酒。《楚辞·招魂》:“华酌既陈,有琼浆些。”《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11、爵:古代酒器。《诗经·小雅·宾之初筵》:“酌彼康爵,以奏尔时。”
12、白:古代罚酒用的酒杯。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者,浮以为小白。’(jǐo:把杯中酒喝干。浮:罚)”
13、角(jué):酒具。形状像爵,上口无两柱。《礼记·礼器》:“宗庙之祭,王大举觯,卑者举角。”
14、觯(zhì):一种装酒的容器,似尊而小。《礼记·礼器》:“王大举觯,卑者举角。”
15、壶:古代一种盛谷物或酒浆的容器。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16、杯杓(sháo):饮酒用的容器。也指饮酒。《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17、觚(gū):古代一种装酒的器具。高身长腰细,口部呈大三角状,底部呈小三角状。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论语·雍也》:“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衡·语增》:“传语曰:周文王饮酒千钟,孟子百觚。”又如“一觚浊酒喜相逢。”
18、杯:当代依然广泛应用的盛羹、水、酒、饮品等的容器。杜甫《九日五首》诗之一:“重阳独酌杯中酒,卧病起登江上台。”
酒杯的发展历史
最初的酒杯是大自然中的天然材料,像珍珠贝、葫芦、动物的角等,在石器时代就有使用。文献中曾记载,描述古代宴会“觥筹交错”的觥,最初就是用兽角制成的原始盛酒具。后来使用坚硬的瓜果壳制作饮具,最典型的莫过于用葫芦的壳做成的酒瓢,这是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原始餐具。从文字学角度来看,觚、觥、觯、觞等酒杯均有一个“角”字,瓠、瓢、觚等酒杯均有一个“瓜”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正式的酒杯。考古发现表明,中国最早的酒杯是陶质酒杯。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不同形制的陶制酒杯。山东省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质酒具多达268件,占出土器皿的26.4%。这表明,酒在当时已经占据重要的地位。
至商代时,由于酿酒工艺的逐步发展完善,已可用各种谷物制成不同种类的酒,加上青铜文化相对发展,祭祀盛行,青铜酒杯应运而生。并且制造数量之多,种类之全,纹样之美,制作之精都是史无前例的,成为奴隶主阶级举行祭祀宴会的“礼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一种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长勺氏”、“尾勺氏”等专门以制作酒杯为业的家族。
酒杯的类型也发展到装酒、温酒、饮酒、贮酒等各类。这些酒杯形制庄重厚重,款式雄浑壮实,古朴美观。器身多以“饕餮纹”、“夔龙纹”、“禽鸟纹”、“蝉纹”装饰,造型神秘狞厉,显示出奴隶主贵族的尊贵和不可侵犯。其中模仿自然动物的立体形状制作的酒杯,又表现出奴隶主阶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吉祥的憧憬,以及祈求神灵保护的情绪,如虎形酒杯、羊形酒杯、牛形酒杯、象形酒杯等。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酒杯逐渐向古朴、精美的瓷器酒杯发展过渡,形制有樽、杯、壶、缶、舟等各类酒杯。至汉代时,漆制的酒杯已十分精美。漆制酒杯,其形制大部分继承了青铜酒具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普遍的。
在湖北云梦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杯114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也出土了耳杯90件。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就地而坐,酒樽放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放置在地面上,故形体较胖矮。魏晋时期开始盛行“坐床”,酒杯越来越高挑。
隋唐时期,随着陶瓷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瓷制酒杯逐渐取代了其他材质的酒杯,成为最普及、日常使用最为普遍的饮酒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