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国标来了!校园篮球场要变天?
教育部新国标来了!校园篮球场要变天?
2024年7月1日,教育部正式实施GB/T43565-2023《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篮球场地》国家标准,这一新标准的出台,将为校园篮球场的安全性带来革命性的提升。
为什么需要新国标?
目前,我国学校篮球场地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学校仍在使用混凝土硬质地面,不仅容易导致运动损伤,还缺乏必要的保护功能。即使有些场地使用了弹性材料,也普遍存在易破损、开裂、起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缺乏统一的专用标准和规范,导致劣质材料和偷工减料现象频发。
新国标的出台,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为校园篮球场地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新国标有哪些具体要求?
新国标对中小学篮球场地的建设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涵盖了从设计到验收的各个环节。
场地厚度
新标准首次对比赛场地的合成材料面层厚度做出明确规定:比赛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厚度应不小于9mm,半预制复合型面层用底胶卷材(块材)的厚度应不小于6mm。
物理机械性能
在GB36246-2018的基础上,新标准对物理机械性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例如,拉伸强度(比赛用)需达到0.70MPa以上,拉断伸长率(比赛用)需达到90%以上。此外,还新增了球反弹率、色牢度等指标。
耐气候老化性能
新标准对耐候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底胶层填充颗粒需经受1500h人工气候加速老化测试,确保不发粘、不板结、无明显尺寸收缩。全预制型面层还需满足湿热老化336h后的性能保持率要求。
有害物质限量
新标准对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更加严格。例如,MOCA的含量应不高于0.5g/kg,短链氯化石蜡的含量应不高于0.1g/kg。同时,TVOC、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释放量也需符合更严格的标准。
新标准将带来哪些变化?
提升场地安全性:通过严格控制有害物质含量和优化物理性能,新标准将显著提升场地的安全性,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延长场地使用寿命:更高的耐候性和耐用性要求,将使篮球场地更加耐用,减少频繁维修和更换的需要。
规范市场秩序:新标准的实施将有效遏制劣质材料和偷工减料现象,促进市场良性竞争。
推动技术创新:更严格的技术要求将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新国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校园篮球场地建设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安全、更优质的运动环境,也为我国篮球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新标准的逐步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校园篮球场地的安全性和使用体验将迎来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