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9月下半月以来股市大涨背后的原因
简析9月下半月以来股市大涨背后的原因
2024年9月,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显著上涨,上证综指、沪深300和深证成指的涨幅在20%-32%之间。这一轮上涨主要受到政策面、地缘政治、国际资金流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政策面因素
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三部门宣布了多项重磅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释放居民消费动能,稳定涉房类融资增长,并大幅提升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
此外,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地讨论经济形势,展现出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稳经济、稳增长信号,凸显了“保5%”的决心。这些政策信号进一步带动了市场情绪的高涨。
国际资金流动
巴以地区地缘风险不断增加,乌俄战争持续消耗,美联储持续降息,部分国际对冲基金和游资寻求相对稳定的资产和市场。结合中国一系列刺激政策,这部分资金涌入了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
机构行为
受股票市场2024年以来长期低迷的影响,中国金融机构如公募、券商资管等资金欠配较为明显。在本轮行情下,部分资金加速配置,进一步带动了股票的上涨。同时,这也影响了散户的情绪,国庆期间,券商开户数据高涨。
市场风险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9月披露的8月宏观经济指标仍表现一般,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速目标,未来逆周期调节政策仍需进一步加力。当前参与资金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短期性,且会受到部分机构止盈卖出和散户回本卖出压力的影响,投资者仍需谨慎。
核心摘要
- 美联储降息降低市场境外融资成本,对出口影响方向不明。
- 国新会传递利好因素,债市却表现走势转弱。
- 宏观经济指标仍较弱,关注刺激政策的落地。
- 债券市场收益率走高,关注基本面和本轮行情持续性。
- 权益市场猛涨,注意参与资金的短期化属性。
近期关注热点
如何看待美联储降息对我国市场的影响?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至4.75%至5.00%之间。从国内财政政策空间来看,降息对于企业投资、家庭消费的刺激效果较弱,需要财政政策的配合。随着境外再融资成本的下降,地方政府、城投公司和地方金融机构的境外再融资成本也将下降。
但同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空间扩大,将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提振企业投资、家庭消费信心,这将更有利于权益市场,并进一步刺激中国企业在国内投资扩大,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联储降息对于中国出口的影响是复杂的。美联储降息安抚了市场关于全球经济硬着陆的担忧,这将延长全球补库存周期,贸易商将保持此前的积极商业活动。这为中国制造业出口创造了较好的需求环境。不利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推高出口价格,二是国际大宗商品或步入升值周期,中国制造业出口的成本增加和价格增加,降低了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如何看待国新会对债券市场的影响?
降准降息政策公布后,9月24日的10年国债利率上行了3.5BP至2.07%,30年国债利率上行5BP至2.19%,短端国债利率上行幅度更小。债市出现调整的原因有以下内容:债市对于降息有一定预期,并且机构止盈,这导致近期债市出现调整。8月底至9月23日,10年国债利率和30年国债利率分别累计下行了13BP和23BP,这其实定价了10BP以上的降息幅度。
其次,股市大幅上涨,市场风险偏好阶段性回升,这对于债市带来压制。后续还可能有其他稳增长政策加码,主要是财政政策存在加码的可能性,这也使得债市走弱。
宏观经济分析及证券市场回顾
宏观经济走势
社会经济数据仍表现较弱,企业经营端压力不断加强。政府土地和基建等支出保持稳定,但收入端压力加大。我们需要积极关注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在当前一系列刺激政策的推动下能否形成实质好转。
从8月政府性基金数据来看,土地相关收入持续低迷,仅中央的政府性基金收入保持同比正增长,而在支出端,仍保持较大的土地相关支出。这可以看出政府的财政压力持续增强。
数据来源:Wind
从8月的PMI数据来看,工业企业仍保持低迷状态,工业活力低于PMI=50的荣枯线,但大型企业的经营活力明显好于中小企业。从企业利润端来看,汽车和农副产品表现较好,但边际同比增速不断收窄,这反映企业的经营压力仍旧存在,需要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走势。
债券市场回顾
9月下半月以来,在国新会和政治局会议,传递降息降准等政策信号后,债市反而上演了“利多出尽”行情,利率上行的背后可能是机构止盈情绪的释放,以及对年末财政集中发力的供给担忧。
数据来源:DM
城投债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Wind
权益市场回顾
我们来回顾一下9月下半月权益市场总体表现:
数据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