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市群: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珠三角城市群: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2023年,珠三角9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GDP总量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4.8%。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强大动力,更凸显了其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创新驱动: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珠三角城市群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深圳为例,2023年,深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8%,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1.9%。深圳不仅连续两年在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上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更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15家,总量达2.47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2家,居全国城市第二。
产业升级: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
珠三角城市群正在经历从“世界工厂”到“创新高地”的转型。以汽车产业为例,2022年,广东汽车销售产值突破1万亿元,汽车产业正式成为广东省第8个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珠三角是广东汽车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珠海、佛山、肇庆等珠三角城市为重点区域布局,以广汽集团、东风日产和比亚迪等企业为龙头的产业格局。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堪称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典范。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共销售302.44万辆,同比增加61.9%。这背后,是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及车用芯片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
基础设施:从“各自为战”到“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建设是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支撑。深中通道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深中通道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正式通车。届时,从中山到深圳的时间将从目前约2个小时缩短至30分钟以内,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将真正形成“黄金三角地带”。
协同发展: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
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离不开各城市的协同合作。以制造业为例,珠三角9市在2023年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中占据49席,其中30家属于制造业。这些企业分布在不同城市,但共同构成了珠三角强大的制造业集群。
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规模在省内仅次于深圳,在全国则超越重庆,排在全国第四。从增加值来看,佛山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全年实现增加值6301.41亿元,同比增长6.6%。
未来展望: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珠三角城市群正向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迈进。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珠三角城市群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当前,珠三角城市群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等都对珠三角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区域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化等也为珠三角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结语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追赶者”到如今的“领跑者”,珠三角城市群用40多年的时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展望未来,珠三角城市群将继续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向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迈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