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北接力”创新养殖模式 助力黑龙江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北接力”创新养殖模式 助力黑龙江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

引用
网易
10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E0614U0530U6BC.html
2.
https://www.farmer.com.cn/2024/08/02/99961269.html
3.
https://www.sohu.com/a/785946316_121123895
4.
https://hlj.sina.cn/news/hlj/2024-12-27/detail-ineawhzv0513582.d.html?oid=69&vt=4&cid=81115&node_id=81115
5.
https://www.cafs.ac.cn/info/1240/49322.htm
6.
http://www.hlj.news.cn/20240816/9c170f2aae704c76a76d4dcc3fb42eae/c.html
7.
https://www.gzyumi.com/product/227.html
8.
https://www.hlj.gov.cn/hlj/c108472/hdjl_zxft_detail.shtml?id=457a849fb1904af49a7772325a7ef0fb
9.
http://www.usth.edu.cn/info/1150/14255.htm
10.
http://nzdy.org.cn/index.php?c=show&id=180083

近日,由黑龙江研发的“寒地小龙虾‘南北接力’苗种培育与绿色养殖技术”通过专家现场验收。这一创新技术不仅解决了东北地区小龙虾苗种短缺问题,更为当地稻-小龙虾共作种养模式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01

“南北接力”:破解苗种短缺难题

“南北接力”技术是由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发的创新养殖模式。该技术的核心是将南方(江苏)的小龙虾抱仔苗运输到黑龙江省,在北方寒地进行中间培育,然后再放入稻田实施稻虾共作。

这一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小龙虾抱仔苗中间培育的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外地运输小龙虾苗存活率低、本地繁育小龙虾成本高等问题。2024年,该模式推广面积近9000亩,小龙虾总产量达到38万斤,亩效益可达1000元。

02

产业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南北接力”技术的推动下,黑龙江小龙虾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以哈尔滨为例,寒地小龙虾养殖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增长了近百倍。目前,已在7区9县建立20余个养殖示范基地,培育扶持代表性养殖企业30余家。

据统计,哈尔滨市寒地小龙虾养殖规模已超万亩,年产值可达7500余万元。这一产业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成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动力。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打造的“虾稻共作”模式,更是实现了亩均增收500-1000元的显著成效。

03

政策支持与科研创新双轮驱动

黑龙江省政府高度重视小龙虾产业发展,将其纳入《黑龙江产业振兴行动计划(2022-2026)》。哈尔滨市本级和各区县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黑龙江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先后向省委省政府呈报多项决策建议,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东经124.7°,北纬52.3°)成功养殖小龙虾,标志着小龙虾养殖已扩展至世界最高纬度地区。这一突破性成就不仅验证了黑龙江省高纬度地区养殖小龙虾的可行性,更为全国乃至全球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04

文化推广: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黑龙江省积极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哈尔滨市被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中国寒地小龙虾之都”称号。各地还通过举办小龙虾美食节、开展“小龙虾+文旅”等活动,不断丰富产业内涵,提升品牌影响力。

05

未来展望:打造千亿级产业

黑龙江省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小龙虾养殖的新兴区域。全省稻田面积达4900万亩,占全国总量的20%以上,为小龙虾稻田养殖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黑龙江省小龙虾产业正朝着千亿级目标迈进。

寒地小龙虾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在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这一产业正展现出勃勃生机,为黑龙江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