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镜头里的守护:一位摄影师与龙虎山的中华秋沙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镜头里的守护:一位摄影师与龙虎山的中华秋沙鸭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1464837_121924581
2.
https://www.sohu.com/a/849909683_121924581
3.
http://www.it86.org/sf_B01A9182972A4A09885DC9FEE3BE9E46_209_CE847C1C518.html
4.
https://lyj.gd.gov.cn/gkmlpt/content/4/4608/post_4608480.html
5.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82758-99367376-d
6.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81439-99367376-f
7.
https://888-studio.com/8htlqr1h.html
8.
https://culture.cnjiwang.com/whrx/202406/3855225.html
9.
http://www.jgshw.cn/contents/89/1440.html

2024年冬天,江西鹰潭龙虎山景区上清镇的护林员肖冬样在白塔河麻田段拍摄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画面:5只中华秋沙鸭正在河中嬉戏觅食。这是中华秋沙鸭首次在白塔河流域被近距离拍摄到,也是这种珍稀鸟类连续第18年到龙虎山越冬。

肖冬样,这位土生土长的龙虎山人,已经连续多年跟踪拍摄中华秋沙鸭。作为景区的护林员,他每天都要在山林间巡护,对这里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处山崖都了如指掌。而他的另一个身份——野生动物摄影师,则让他用镜头记录下这片土地上最珍贵的瞬间。

中华秋沙鸭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鸭类之一,被誉为“鸟类大熊猫”。这种珍稀野鸭对生活环境极为挑剔,只有在水质清澈、食物丰富的水域才会停留。全球仅存2400-4500只,中国境内约有1000只,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繁殖,冬季则迁徙到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

龙虎山之所以成为中华秋沙鸭的重要栖息地,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这里拥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越。景区内的泸溪河、白塔河等水系,为中华秋沙鸭提供了理想的生活场所。

肖冬样回忆说,最初发现中华秋沙鸭是在2007年。那年冬天,他在巡山时偶然看到几只外形独特的野鸭在河中游弋。经过专家鉴定,这些野鸭正是中华秋沙鸭。从那时起,他便开始了长达18年的跟踪拍摄。

每年10月底到次年3月,是中华秋沙鸭在龙虎山越冬的时节。为了捕捉到它们最美的瞬间,肖冬样常常天不亮就出门,带着相机和望远镜,在河边一守就是几个小时。他熟悉每一只鸭子的习性,甚至能分辨出它们的个体差异。

“中华秋沙鸭很警觉,一旦发现人就会迅速游走或飞走。”肖冬样说,“所以拍摄时要特别小心,不能发出太大的声响,也不能离得太近。”

通过肖冬样的镜头,人们得以一窥这种珍稀鸟类的日常生活。它们或在水中追逐嬉戏,或在岸边梳理羽毛,或在空中展翅翱翔。这些珍贵的照片不仅记录了中华秋沙鸭的生态习性,也为研究和保护这一物种提供了重要资料。

然而,中华秋沙鸭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由于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和人为干扰,它们的数量仍在持续减少。肖冬样说:“每次看到它们,我都感到既欣喜又担忧。欣喜的是它们还能在这里找到栖息之所,担忧的是不知道这样的景象还能持续多久。”

为了保护中华秋沙鸭,龙虎山景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巡护力度,防止非法捕猎;监测水质变化,确保水环境安全;开展生态修复,改善栖息地质量;向游客宣传保护知识,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肖冬样的故事还在继续。每年冬天,他都会守候在龙虎山的河边,等待那些熟悉的身影。对他来说,拍摄中华秋沙鸭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中华秋沙鸭,关注生态保护。”肖冬样说,“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美丽的生灵才能真正得到保护。”

在肖冬样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中华秋沙鸭的美丽,也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生态保护中的坚持与担当。他的故事,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写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