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居民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温馨提示(明白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居民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温馨提示(明白卡)

引用
搜狐
1.
https://roll.sohu.com/a/853585265_121123816

随着冬季的到来,家庭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防范各类安全隐患,本文整理了家庭防火、取暖安全、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用电安全、燃气安全、交通安全、电动自行车安全以及烟花爆竹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实用的参考和指导。

家庭防火

家庭防火“三清三关”是保障家庭消防安全的重要措施。具体包括:

  1. 清厨房:厨房是家庭用火最多的地方,需要定期清理抽油烟机、燃气灶具的油渍,确保油、纸、布等可燃物远离炉灶等火源。

  2. 清阳台:及时清理阳台上的杂物,特别是纸箱、纸皮、塑料等易燃物。长时间外出时,要关闭门窗,以免火星飞入家中引起火灾。

  3. 清楼道:切勿在走道、楼梯拐角、地下室等处堆放杂物;电动车不应在楼梯间、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充电,充电时不得时间过长,且周围不得有可燃物。应保持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不在电缆井和电梯井内堆放杂物,严禁在室内熏烤腊肉。

  4. 关燃气:用气后及时将气源关闭,不擅自改变燃气管路,定期检查燃气软管是否存在老化、脱落、漏气等家庭火灾隐患。

  5. 关电源: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给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居民一定要注意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不用时应关闭电源。

  6. 关火源: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将打火机等放在儿童触碰不到的地方,酒精炉等明火源用完应立即关闭。

取暖安全

  1. 电暖器取暖安全:用电暖器取暖时,不要跟沙发等可燃物品放得太近,更不要在电取暖器上烘烤衣物,这样很容易引燃可燃物而引发火灾。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一些易爆品,例如打火机、花露水、空气清新剂等不要离电暖器太近,以免发生爆炸。

  2. 电热毯取暖安全:睡前通电加热入睡时关掉电源,不要通宵使用;儿童睡觉不要用电热毯,以防尿床打湿电热毯,引起触电;电热毯要放平,不要在不平的金属物或硬物上使用,不要折叠使用;避免损坏电器元件,造成火灾;每年使用电热毯前要检查电热毯的电线、导线、开关等是否损坏,发现损坏不要自行拆修,应找专业人士维修。

  1. 暖手宝取暖安全:尽量选择电热丝加热款式,电极式充电内部液体带电,如密封不佳易漏电,电热丝相对较安全;不管是电极加热还是电热丝加热的款式,都不要长时间使用,避免出现烫伤皮肤的危险。暖手宝使用过程中,杜绝边充电边用,防止爆炸危险;尽量不要在晚上休息的时候使用暖手宝,更不要将暖手宝放在被褥中,避免引起烫伤和意外事故;要经常检查电源线路是否有破损,充电过程是否有发热现象,超过使用年限的暖手宝应淘汰处理,杜绝安全隐患。

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每年冬春季是一氧化碳中毒高发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6000多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其中超过80%的非职业性氧化碳中毒发生在家庭。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使用煤炉、炭火、土炕等取暖;使用炭火、煤炉等设备烹饪;家庭中烟道、烟囱、风斗等;通风装置安装不当或堵塞;燃气热水器安装使用不当等。

燃气如何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1. 保持通风是关键。家中生煤炉取暖,一定要保持开窗通风,或者设通风口,空气保持流通,危险就会降低。

  2. 煤炉各连接处一定要确保密封,防止气体外泄。

  3. 每半个月用火钩敲打一下烟筒,防止烟筒堵塞。

  4. 烟筒出口最好加上一段朝上的烟筒,防止倒灌风。

用电安全

  1.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在使用电器设备时,应确保它们处干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电器,在使用前需要检查电路是否正常,避免因线路老化等原因引发火灾。

  2. 合理布置电源插座:冬季使用的电器设备增多,如电暖器、电热毯等。因此,重要合理布置电源插座,避免过多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以防电流过载,引发火灾。

  3. 规范进行电器摆放:在使用电器时,应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潮湿、高温等环境,以防电器发生短路、起火等事故。

  4. 定期检査电线安全:家中的电线可能会因为长时间使用而出现磨损、老化等情况。因此,要定期检查家中的电线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更换,避免发生触电、火灾等事故。

  5. 正确使用电源开关:在不使用电器时,应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以免电器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发生意外。此外,不要使用破损的电源开关,以防触电

  6.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在日常生活中,切勿私拉乱接电线,以免造成电路短路、火灾等事故。如有需要,请找专业电工进行操作。

  7. 做好用电安全教育:家中如有小孩,请务必做好用电安全教育,让孩子远离电源,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燃气安全

  1. 厨房门窗保持通风,一旦室内有天然气和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能及时排出室外。

  2. 经常检查天然气管道、煤气瓶管道阀门、炉灶、热水器连接软管等是否牢固,有无漏气点。如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专业机构修理。

  3. 厨房炉灶周围不要放塑料品、干柴、抹布等易燃可燃物品。

  4. 使用燃气时,必须要有人照看,防止煲汤时汤水沸溢将火熄灭,造成燃气泄漏。

  5. 发现燃气泄漏时,要迅速关闭气源、打开门窗通风、不触动电器会开关、远离危险区域、到室外拨打报修电话。

交通安全

  1. 农用车辆不载人:“农用车”是人们对农用运输车的简称,主要指以柴油机为动力,行驶速度较低的轮、四轮运输车。这类车辆只能用来从事农业生产、运输活动,不能用于载人。

  2. 客货混装风险高:如果发生紧急情况,驾驶员急踩刹车,后方货物很可能迅速拥至前方,影响驾驶人的正常操作甚至造成伤害。此外,一旦发生事故,货物会和车内乘客混杂在一起,对救援也极其不利。

  3. 疲劳驾驶很危险:疲劳驾驶车辆会使驾驶者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判断能力下降,甚至出现精神恍惚或间记忆消失,导致出现动作迟误、操作停顿、修正时间不当等不安全因素,导致发生严重的道路交通事故。

  4. 酒后驾车危害大:饮酒后驾车,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人的触觉、视觉、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都急速下降,往往无法正确做出判断,更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因此极易发生事故。

  5. 弯道行驶三注意:弯道行驶时,车辆离心力加大,速度过快容易方向失控;有些驾驶人为减小离心大侥幸占道行驶,遇相对方向来车时,极易引发碰撞;弯道视线不良,一旦发生险情,难以采取有效避让措施。所以,驾驶车辆进入弯道前务必提前减速慢行,鸣笛示警,车辆驾乘人员也应系好安全带,减轻事故损失。

  6. 驾驶摩托守交规:头部是人体最为脆弱的部位,只要受到碰撞,很容易造成颅脑损伤。在涉摩涉电交通事故中,不戴头盔的致死率远远高于其他因素。因此,正确佩戴好安全头盔,能够减少头部受到的损伤。

  7. 不乘坐超员车辆:车辆超员后,极易因轮胎负荷过重、变形过大引发爆胎,并严重影响车辆转向和刹车性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8. 无牌无证驾驶危害大:无证、无牌驾驶,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等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9. 横过公路不乱穿: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道路右侧行走,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当走人行横道,有交通信号指示的按照信号指示通行,不随意横穿道路、翻越交通护栏,遇车辆礼让时要迅速安全通过。

电动自行车安全

电动自行车起火,可能由哪些问题引发?

  1. 过度充电:电动自行车过长时间充电会让电池发热、鼓胀甚至爆炸。

  2. 线路老化:电动自行车使用过久,车里的连接线路容易老化、松动导致漏电、接触不良或短路,如果车辆电线发生故障,产生的高温容易引燃车辆的鞍座及装饰性塑料件等。

  3. 充电器使用不当:很多家庭不止一辆电动自行车,不同品牌的电动自行车混用充电设备,也会给电池带来损伤。充电器是损耗品,寿命较短,需要及时更换,更换时要注意与蓄电池型号相匹配。

  4. 违规改装:电动自行车电池一般有铅酸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电池、磷酸亚铁锂电池等多种类型,各种电池的充电电压并不完全相同,在改装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混用,从而导致过充电,进而引发起火爆炸。

电动自行车充电要做到“四不要”

  1. 不要贪图便宜购买劣质充电器,要选择正规厂家的电动车和充电器。

  2. 不要擅自改装电池,改动电气线路,拆除限速装置。

  3. 不要在楼梯间、过道或房间内充电。

  4. 不要长时间给电动车充电,电池老化要及时更换。

烟花爆竹安全

  1.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个人不得经营烟花爆竹,包括通过微信朋友圈、快手、抖音等线上渠道销售。

  2. 选购烟花爆竹产品时,要到正规零售店购买,切勿购买“三无”产品,切勿在网上违规购买。

  3. 在指定区域燃放烟花爆竹,远离人群和易燃物,小心操作,正确燃放。

  4. 燃放烟花爆竹时,切记不得向行人、车辆发射、投掷,不要在下水道井口和化粪池附近燃放。

  5. 燃放后,应及时清理,将余火扑灭或将残片移走,消除火灾隐患。

求助热线

遇有困难或突发事件,请尽快与相关部门电话联系(报警)求助。

  • 公安报警:110
  • 交警报警:122
  • 消防救援报警:119
  • 高速交警报警:12122
  • 医疗急救:120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