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李白笔下的黄山:四千仞峰峦,三十二朵莲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李白笔下的黄山:四千仞峰峦,三十二朵莲花

引用
央视网体育频道
6
来源
1.
https://yangbo.cctv.com/2024/09/13/ARTIbQAYW8kMUqsuKrMelVzq240913.shtml
2.
https://www.sohu.com/a/773879039_121124722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8A03PMO00
4.
https://hanyu.baidu.com/s?from=aladdin&query=%E5%B8%A6%E6%B8%A9%E5%AD%97%E7%9A%84%E8%AF%97%E5%8F%A5&smpid=&srcid=51370&wd=%E5%B8%A6%E6%B8%A9%E5%AD%97%E7%9A%84%E8%AF%97%E5%8F%A5
5.
https://k.sina.cn/article_6447152527_p18047bd8f00100hf39.html
6.
https://m.qidian.com/ask/qpeenamskpe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黄山最著名的描写,也是后人了解黄山最早的文字记录之一。这句诗出自李白的《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寥寥数字,便勾勒出黄山群峰峻秀、罗列簇拥的壮丽景象。

李白笔下的黄山,是一座充满神话色彩的仙山。在《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中,他写道:“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这里的“四千仞”虽是夸张之词,却生动展现了黄山群峰的高耸入云。而“三十二莲峰”则形象地描绘了黄山诸峰如莲花般绽放的美景。丹崖、石柱、菡萏、金芙蓉,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

李白不仅描绘了黄山的自然美景,更赋予了它浓厚的文化内涵。诗中提到的“仙人炼玉处,羽化留余踪”,暗示着黄山自古以来就是道家修炼的圣地。相传黄帝曾在此炼丹,浮丘公在此采药,这些神话传说为黄山增添了神秘色彩,也体现了李白对黄山的向往之情。

除了《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李白还在《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中描绘了他在黄山的亲身体验:“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在这首诗中,李白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夜宿黄山,听着溪水潺潺,月光洒在松林间,连琴声都显得多余。早晨醒来,与隐逸之士把酒言欢,以霜栗为食,尽显诗人的洒脱与超然。

李白对黄山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体现了人文情怀。他的诗句,让黄山从一座普通的山峰,变成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文化符号。正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所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之所以能超越五岳,成为“天下第一奇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李白等文人的歌咏与赞美。

李白之后,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留下了大量赞美黄山的诗文。唐代诗僧缪岛云的《望黄山诸峰》中写道:“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这些诗句进一步丰富了黄山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李白笔下的黄山,不仅是自然的黄山,更是文化的黄山。他的诗句,让黄山从一座普通的山峰,变成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文化符号。今天,当我们再次登上黄山之巅,欣赏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时,不禁会想起李白的诗句,感叹这位伟大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