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东蕃”到“宝岛”:台湾别称的历史变迁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东蕃”到“宝岛”:台湾别称的历史变迁

引用
新浪网
7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4-08-28/doc-incmfcmk0252738.shtml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6%AD%B7%E5%8F%B2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4%AD%E6%88%90%E5%8A%9F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6%B9%BE%E7%9A%84%E5%90%8D%E7%A7%B0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8%A1%8C%E6%94%BF%E5%8D%80%E5%8A%83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
7.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7%94%B0%E5%B7%9D%E6%B0%8F_(%E9%84%AD%E6%88%90%E5%8A%9F%E6%AF%8D)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美丽富饶岛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多种称呼。这些名字不仅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也承载了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美好想象与深厚情感。

01

史前时期:神秘的原住民文化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距今45万至19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澎湖水道海域就有澎湖原人生存。而在距今3万年前,台东长滨文化是目前考古所知的台湾最古文化。这些发现证明了台湾早期人类活动的悠久历史。

02

古代:夷洲与流求

最早关于台湾的文献记载出现在三国时期。《三国志·吴书·孙权传》记载,黄龙二年(230年)春正月,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渡海求夷洲及亶洲。虽然这一记载存在争议,但“夷洲”被认为是台湾最早的汉文名称之一。

隋唐时期,台湾被称为“流求”。据《隋书》记载,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前往流求,这是中国官方与台湾最早有记载的接触。这一时期,台湾与大陆的联系逐渐增多,为后来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03

近代:福尔摩沙与东番

1544年,葡萄牙船只经过台湾海面时,水手们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高呼“福尔摩沙”(Ilha Formosa),意为“美丽之岛”。这个源自葡萄牙语的名称,后来成为西方国家对台湾的主要称呼,一直沿用到20世纪中期。

明朝时期,台湾还有“东番”的称呼。这反映了当时汉人对台湾原住民文化的认知。此外,“鸡笼山”、“北港”等名称也相继出现,反映了汉人对台湾的进一步探索和接触。

04

郑成功收复台湾:东都与东宁

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2.5万人从金门料罗出航,横渡台湾海峡。经过激烈的战斗,郑军先后攻占了荷兰殖民者在台湾的据点普罗民遮城和热兰遮城。次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中国人的手中。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原荷兰殖民地一鲲身改名为“安平镇”,并将全岛称为“东都”。其子郑经继位后,又将“东都”改为“东宁”。这一时期,大量汉人移民台湾,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发展。

05

清朝:台湾府的设立

1683年,清军攻台,郑氏政权投降。清朝将台湾纳入版图,并在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从此,“台湾”成为这座美丽岛屿的正式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

台湾的这些别称,不仅仅是简单的地理称谓,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从史前时期的原住民文化,到三国时期的夷洲,再到清朝的台湾府,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这些别称见证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这片美丽土地的不懈探索和开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