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方腊起义:两宋农民起义的缩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方腊起义:两宋农民起义的缩影

引用
百度
15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9%E8%87%98%E8%B5%B7%E7%BE%A9/284572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9%E8%85%8A%E8%B5%B7%E4%B9%89/284572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6%B9%E8%85%8A/832881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3LT21705566SI4.html
5.
https://www.sohu.com/a/816912545_121144222
6.
https://www.sohu.com/a/763638827_120900450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0QGIAH055660XI.html
8.
https://m.qidian.com/ask/qtufotuwzpe
9.
http://m.3233.cn/n/4m86-183937.html
10.
https://www.ahjx.gov.cn/About/show/33586.html
11.
https://www.baike.com/wikiid/1762866786772192833
12.
https://td.fyun.cc/detail/7685079a58f904d290f50674af109beb300925f4.html
1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9%E5%AE%8B
14.
http://his.newdu.com/a/202003/05/1036401.html
1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BE%B2%E6%B0%91%E8%B5%B7%E4%BA%8B

方腊起义是北宋末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之一,发生在宣和二年(1120年)。这次起义不仅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矛盾的尖锐性,更因其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性特征,成为两宋农民起义的典型代表。

01

背景与爆发

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沉溺于声色犬马,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特别是在东南地区,朱勔负责的花石纲政策更是引发了民怨沸腾。花石纲是指用大船运输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到汴京,每十船组成一纲。这种沉重的负担最终转嫁到农民身上,尤其是靠出卖劳动力度日的赤贫者身上。

方腊,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人,世代居住在堰村。他依靠旁门左道来迷惑民众,并暗中组织贫困失业的人。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响应。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

02

过程与规模

方腊起义军在漆园中誓师后,旬日间队伍就发展到十万人。方腊自称“圣公”,改元“永乐”,分置将领,并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从红巾往上分六等。军队虽然没有弓箭、盔甲,但通过鬼神那些隐秘难测的事互相煽动,烧房舍,掠夺金帛子女,诱逼良民加入军队。

起义军迅速攻占杭州,杀死郡守,放火烧城六天,死者不计其数。凡是被抓住的官吏,都要被割肉断肢,取其肺肠,或者熬成膏油,乱箭穿身,用各种办法折磨他们,讨还血债。前线告急,情报传回京师,宰相王黼为了粉饰太平,故意隐匿不报,义军力量得以日益发展壮大。

兰溪灵山的朱言、吴邦,剡县的仇道人,仙居的吕师囊,方岩山的陈十四,苏州的石生,归安的陆行儿都率众响应起义,东南震动。吓得地方官吏听闻方腊军至,纷纷弃城而逃。

03

特点与影响

方腊起义与北宋末年的其他农民起义相比,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和组织性。方腊不仅建立了农民政权,还设置了官吏将帅,实行了等级制度。起义军在占领杭州后,建立了政权,并组建起了有规模的朝廷制度。

方腊起义沉重打击了北宋王朝,加速了其灭亡。起义军在与宋军的战斗中,多次取得胜利,但最终在童贯的围攻下失败。在帮源的严家溪滩与宋军决战,最终失败被俘,后被押解回汴京处死。

04

结局与历史意义

方腊起义虽然最终被镇压,但其影响深远。它不仅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矛盾的尖锐性,更因其有组织、有目的的政治性特征,成为两宋农民起义的典型代表。方腊起义沉重打击了北宋王朝,加速了其灭亡,对方腊起义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进行总结,突出其作为两宋农民起义典型代表的重要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