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皮炎:科学管理你的皮肤健康
过敏性皮炎:科学管理你的皮肤健康
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和丘疹。据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建中介绍,这种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伴随其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和过敏性鼻炎。本文将详细介绍过敏性皮炎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帮助读者科学管理皮肤健康。
过敏性皮炎的分类
过敏性皮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瘀滞性皮炎:常见症状包括踝部或小腿皮肤增厚、变色,伴有瘙痒、溃疡和肿胀。通常由静脉曲张等循环系统问题引起。
过敏性接触性皮炎:接触过敏原后出现瘙痒、肿块、水疱和皮疹。常见过敏原包括香水、个人护理产品、毒藤、豚草花粉以及含镍的珠宝等。
特应性皮炎:这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湿疹样皮疹。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儿童。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可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类似,但由刺激物而非过敏原引起。常见刺激物包括溶剂、漂白剂、肥皂和美发产品。
神经性皮炎:特征是皮肤出现瘙痒性鳞状斑块,常见于头皮、颈部、手腕、前臂、脚踝、外阴、阴囊或肛门等可触及的部位。
口周皮炎:主要影响口周区域,表现为充满脓液的小肿块,可能与某些吸入剂、鼻喷剂和乳膏中的皮质类固醇药物有关。
脂溢性皮炎:常见于身体容易出油的部位,如头皮、面部、鼻翼两侧、眼眉、眼睑、胸部、腋窝、腹股沟区域或乳房下方,表现为油性皮肤斑块,上面覆盖着片状的白色或黄色鳞屑或痂皮。
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特应性皮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炎,其典型症状包括:
- 皮肤干燥、开裂
- 剧烈瘙痒
- 棕色或黑色皮肤上的小凸起肿块
- 渗液和结痂
- 皮肤增厚
- 眼睛周围皮肤变暗
- 抓挠后皮肤擦伤、敏感
诊断特应性皮炎主要依据以下标准:
病程超过6个月的对称性湿疹:这是核心指标,特应性皮炎的皮疹通常在身体两侧对称出现,如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
家族过敏史:患者本人或家庭成员有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血液检查指标异常:嗜酸性粒细胞或血清总IgE升高,或过敏原检测阳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建中强调,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系统性疾病,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和家族史。他提出的“中国标准”已被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我国特应性皮炎的诊疗水平。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
过敏性皮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 外用药物:
- 皮质类固醇药膏:可有效控制炎症和瘙痒,但需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
-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和匹美克莫司,适用于2岁以上患者,可作为皮质类固醇的替代选择。
- 抗生素药膏:用于治疗继发感染。
- 口服药物:
- 抗组胺药:可缓解瘙痒,但可能引起嗜睡,需遵医嘱服用。
- 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甲氨蝶呤等,用于重度患者。
- 生物制剂:
- 度普利尤单抗:适用于6岁以上中重度患者。
- 曲罗芦单抗:适用于成人中重度患者。
- 物理治疗:
- 湿敷料疗法:适用于严重湿疹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
- 光照治疗:使用紫外线A(UVA)或窄谱紫外线B(UVB),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皮肤护理:
- 保湿:每天至少两次,选择无刺激的保湿产品。
- 避免刺激物:如香料、酒精等可能引起过敏的成分。
- 温和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避免过度洗澡。
- 生活方式调整:
- 避免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
- 保持适宜的环境:避免过热或过冷,保持室内湿度适中。
- 心理支持:过敏性皮炎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
过敏性皮炎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发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准确的诊断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