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播带货,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村播带货,农民网红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25.2%。这一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农村电商和直播带货的蓬勃发展,它们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直播带货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
在河南省新乡市,拥有200多万粉丝的主播“阿庆”通过直播带货,让当地特产麻椒鸡胸一上架就被“秒空”。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驻村“第一书记”李海瑞通过直播帮助农民销售滞销农产品,实现了从土豆到南瓜的多次“清仓”。
这些案例生动展现了直播带货如何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过去,农民只能在农产品市场吆喝生意,每天接触到的顾客最多不过几十人。而现在,通过直播,农产品可以瞬间触达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市场空间扩大了上百倍。
产业振兴的全新动能
直播带货不仅解决了销售难题,更成为农村产业升级的新动能。在重庆市梁平区,依托本地天然农产品优势,建成了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电商直播基地和天华电商直播基地,入驻网络达人、企业近30家,整合人才培训、集中办公网货聚集等功能。
在平阳县,通过创新“电商+网红+直播+短视频”线上营销模式,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出村进城”,更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据统计,2024年,平阳县实现网络零售额292.1亿元,跨境电商综试区项下出口达39.65亿元。
政策引领,未来可期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明确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这是继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后,再次强调电商直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基本建成设施完善、主体活跃、流通顺畅、服务高效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在全国培育100个左右农村电商“领跑县”,电商对农村产业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农村电商发展迅速,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仍需完善,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农村电商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此外,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看,农村电商和直播带货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这一新业态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需要正视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电商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