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重庆涪陵榨菜:从邱家作坊到世界餐桌的百年传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重庆涪陵榨菜:从邱家作坊到世界餐桌的百年传奇

引用
中文国际
9
来源
1.
https://ex.chinadaily.com.cn/exchange/partners/82/rss/channel/cn/columns/sz8srm/stories/WS670789a8a310b59111d9d4a9.html
2.
https://www.sohu.com/a/835171613_121620820
3.
http://cq.xinhuanet.com/20240910/a65d5e167ea14c13b77a350dec1ffaee/c.html
4.
https://roll.sohu.com/a/852510697_121924583
5.
http://www.fl.gov.cn/zwxx_206/ywdt/202401/t20240129_12873920_zbb.html
6.
https://mzj.cq.gov.cn/sy_218/bmdt/mzyw/202407/t20240731_13442340.html
7.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3040340/11.html?p2=104019
8.
http://www.fl.gov.cn/zwxx_206/ywdt/202408/t20240807_13473499.html
9.
https://www.baike.com/wikiid/6836594169642617911

2024年1月25日,重庆涪陵榨菜历史记忆馆正式开馆。这座位于涪陵榨菜创始人邱寿安故居——邱家大院原址上的记忆馆,不仅保存了榨菜作坊的原始格局,更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生动展示了榨菜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这份传承百年的味道。

01

从邱家大院到世界餐桌:榨菜的百年传奇

1898年,一个偶然的创新改变了涪陵的历史。这一年,涪陵县城郊商人邱寿安首次采用“风干脱水,盐腌压榨”的工艺加工青菜头,由此诞生了后来享誉世界的涪陵榨菜。这种独特的加工方式不仅保留了青菜头的鲜美,更使其具备了“嫩、脆、鲜、香”的独特风味,迅速在当地走红。

从最初的邱家作坊,到如今遍布涪陵的37家生产企业,榨菜产业的发展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据统计,目前涪陵区青菜头种植面积已达72万亩,年产量160万吨,产品远销海内外。而“乌江”“辣妹子”等知名品牌,更是将这份源自百年前的美味带到了世界各地的餐桌。

02

八缸工艺:匠心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在众多榨菜品牌中,八缸榨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严格的品质控制脱颖而出。其秘诀在于对原材料的严苛挑选和对传统工艺的坚守。

每年冬春交替之际,涪陵百胜镇的八缸榨菜基地便开始忙碌起来。这里的土壤富含磷、钾、硫、镁等多种微量元素,非常适合青菜头的生长。在最适宜的时节,工人们会精心挑选立春前后的优质嫩菜头,经过修剪、穿蔑丝、上风架等工序,让青菜头自然脱水。

随后,这些经过风干的青菜头会被拌上八缸私家秘制香辛料,装入倒匍坛中进行轮转腌制。这一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每一批产品都能达到最佳风味。最终,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普通的青菜头化身为鲜、酸、脆、甜、嫩、香、麻、辣八味俱全的美味佳肴。

值得一提的是,八缸榨菜在传承古法的同时,还积极引入先进的生产品控管理体系。从原料筛选到成品包装,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执行标准流程,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种匠心精神,正是涪陵榨菜能够持续发展、不断壮大的关键所在。

03

文化符号:一座城市的记忆与荣耀

如果说榨菜是涪陵的经济名片,那么白鹤梁则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作为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水文记录观察站,白鹤梁不仅记录了长江水位的变化,更留下了众多历史文人的题刻。朱昂、刘甲、王世祯、黄庭坚等人的墨宝,为这座水下博物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在白鹤梁的题刻中,北宋涪州知州吴革的一句话引人深思:“易以包无鱼为远民,民固可近不可远。”这句话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折射出涪陵人对文化的执着追求。正如榨菜的制作工艺需要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涪陵的文化传承同样注重每一个细节的积累。

如今,涪陵榨菜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成为了连接中外友谊的桥梁。它承载着重庆的历史记忆,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份源自百年前的美味,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续写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