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如何及早发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如何及早发现?

引用
好大夫在线
8
来源
1.
https://www.haodf.com/citiao/jibing-ertongqiangpozheng.html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0400388611180918476
3.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symptoms-causes/syc-20354432
4.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4438
5.
https://www3.ha.org.hk/cph/imh/sc/mental-health-info/2/3/5/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BA%E8%BF%AB%E7%97%87
7.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in-children-and-adolescents-epidemiology-pathogenesis-clinical-manifestations-course-assessment-and-diagnosis
8.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8117

根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我国6-16岁城市儿童青少年的强迫症时点发病率约为1.3%。这意味着在一所学校里,每2-3个班级中就可能有一名儿童青少年正在被强迫症状所困扰。然而,由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发作的强迫症状容易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正常仪式行为相混淆,加之儿童青少年对症状的觉察能力有限,儿少强迫症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间隔时间超过两年。未接受治疗的时间越长,长期预后往往越差,因此,及时的强迫症状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

01

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主要表现

强迫症(OC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行为。具体表现为:

  1. 强迫思维:患者会反复出现不必要的想法或冲动,例如担心自己、家人、朋友或宠物发生不好的事情,比如生病或发生意外;担心碰到不干净的东西或被污染;伤害他人的想法;怀疑自己忘记了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把一件事做到没有丝毫差错(比如把东西按照某种规律排得整整齐齐)就会感觉不舒服或不安;关于性的令人不安的想法或画面;关于宗教或迷信的令人不安的想法;对不吉利的词语或数字产生不安的想法等。

  2. 强迫行为:通过重复行为缓解焦虑,比如频繁洗手、检查门锁等。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强迫行为有:反复清洁;反复检查(文字、门锁、开关等);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反复在心中默数或默念;重复一个或一系列固定动作;反复进行的迷信行为等。

02

如何区分正常仪式行为和强迫症状

成长过程中,人人都可能体验过“强迫症”。当你去观察一名两岁左右的婴儿,你往往会发现ta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吃饭、洗澡和睡觉的仪式,如果你打乱ta的仪式,ta会崩溃大哭;等ta成长到3-5岁时,你会发现ta在玩游戏时经常重复同样的活动(比如把一个玩具拆掉又拼好无数次),如果你打断ta,ta会非常烦躁; 再长大一点,5-6岁时,你会发现ta对游戏中的规则非常敏感,如果游戏规则改变,ta可能会感到不安;到了6-11岁,ta可能会有一些迷信行为,ta相信这样做能防止坏事发生;除此之外,ta还可能会对收藏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12岁以后,ta可能会非常痴迷于特定的活动(比如网络游戏)或特定的人(比如电影明星); 迷信行为也可能依然存在。

这些执念和行为都是儿童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正常表现,对大多数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想法和行为会逐渐减少。如果一名儿童青少年在年龄增长时类似的情况不减反增,且表现出了相比同龄人更戏剧化、更复杂的仪式行为,或是在仪式和规则被破坏时表现出了更加明显的焦虑不安、难以转移注意力的情况,这可能意味着这些执念和行为已经脱离正常的范畴,成为影响生活的强迫症状。

03

早期识别的具体方法

  1. 关注行为模式:观察孩子是否有超出同龄人的强迫思维和行为。比如,一个8岁的孩子如果每天都要花一个小时检查书包,确保所有文具都按特定顺序摆放,这可能就需要引起注意。

  2. 评估行为影响:这些行为是否影响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比如,强迫清洁行为导致孩子每天上学迟到,或者强迫检查行为导致孩子无法按时完成作业。

  3. 观察情绪反应:当仪式行为被中断时,孩子的反应是否异常强烈?比如,一个孩子在被阻止重复洗手时表现出极度焦虑,甚至哭泣或发脾气。

  4. 时间消耗:强迫行为是否占用了大量时间?如果一个孩子每天花在强迫行为上的时间超过一小时,这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

  5. 功能损害:这些行为是否影响了孩子的社交、学习或其他重要功能?比如,强迫思维导致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课,或者强迫行为导致孩子无法参与集体活动。

04

及早发现和治疗的重要性

未接受治疗的时间越长,长期预后往往越差,且儿童青少年时期患上强迫症可能会导致更多的发育障碍。及时的强迫症状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在发现儿童青少年有超出同龄人水平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时及时干预,不仅能够提升儿童青少年当下的生活质量,也有助于预防成年后可能的强迫症发作。

如果发现孩子可能有强迫症的症状,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一线治疗方案是: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s)药物治疗以及结合暴露与反应预防(ERP)的认知行为疗法。轻度的强迫症状可能仅通过心理治疗就得到有效改善,而中度及以上的强迫症状往往需要结合药物与心理治疗才能得到更好的效果。

强迫症是一种慢性医疗状况,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但通过及时的识别和科学的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需要提高对强迫症的认识,学会区分正常行为和病理性症状,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