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发财日:传统习俗与现代庆祝方式
正月十八发财日:传统习俗与现代庆祝方式
正月十八,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承载着中国人对财富的美好期待。这一天被称为“发财日”,不仅因为“十八”与“要发”谐音,更因为它是道教重要人物许天师的诞辰。从古至今,人们通过各种习俗和仪式,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
发财日的来历
为什么正月十八被称为“发财日”?这背后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首先,与数字“八”的谐音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数字“八”与“发”谐音,象征着发财和富裕。正月十八的“十八”与“一路发”、“要发”谐音,因此被视为一个吉祥的日子。
其次,这一天是许天师的诞辰。许天师,原名许逊,是道教的重要人物,生于公元239年正月十八。他精通天文、地理、经史和医学,尤其擅长道教学说。许天师一生为民除害,功德无量,最终得道成仙。因此,民间认为在这一天拜天师可以为全家带来好运。
发财日的主要习俗
- 祭拜财神
祭拜财神是发财日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准备丰富的供品,前往财神庙或在家中的财神像前祭拜。供品通常包括水果、糖果、金纸等,其中水果以3-5种为宜,应选择圆润、甜美的种类,如橘子(象征大吉大利)、凤梨(谐音“旺来”)。糖果则以甜食为主,如巧克力、牛轧糖或发糕。需要注意的是,供品应选择新鲜的,避免使用隔夜或不新鲜的食材。
祭拜时,应遵循一定的礼仪和顺序:
- 进庙时应遵循“右进左出”的礼节,避免踩踏门槛。
- 先拜庙宇正门口的天公炉,再向庙内的主神行礼,最后向财神爷祈求。
- 烧香时,待香烧至一半后即可开始取回供品,并将金纸焚化。
- 祭拜时需报上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地址,并说明本年度的工作或业绩目标。
一些财神庙还会提供“钱母”或“发财金”,象征带财运回家。祭拜后可向庙方询问如何领取,并将其收藏于钱包或存折中。
- 打扫卫生
除了祭拜财神,打扫卫生也是发财日的重要习俗。人们认为,干净整洁的环境能够吸引财运。因此,这一天人们会早早起床,从里到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迎接财运,也体现了中国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理念。
- 吃水饺
在北方地区,人们在发财日有吃水饺的传统。水饺形状似元宝,寓意着财富的聚集。煮水饺时,人们会在锅中放入几枚硬币作为馅料,吃到硬币的人将在新的一年中财运亨通。因此,很多人都会争相吃到含有硬币的水饺,希望借此带来财富和好运。
现代人的新庆祝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庆祝发财日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除了传统的祭拜和习俗,一些新的庆祝方式逐渐流行起来:
- 参加庙会
在发财日这一天,很多地方会举办庙会。庙会上有舞龙舞狮、高跷等传统表演,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人们通过参与庙会,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
- 游览名胜古迹
一些人会选择在发财日游览名胜古迹。很多古迹会在这一天推出特别的活动和展览,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 家庭聚会
除了外出活动,很多人还会选择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做饭、看电影或去公园散步。这些活动不仅能增进感情,还能更好地享受节日的快乐。
相关禁忌
在发财日这一天,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
- 避免借钱给别人
在发财日这一天,有些人认为借钱给别人是不吉利的。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把财富外流,导致自己财运受损。因此,在这一天,很多人会特别注意避免借钱给别人。
- 不散财
这里的“不散财”指的是不投资,不借钱,特别是正月十八这天更要如此。按照俗语的说法,这一天是发财日,这个散财是相互违悖的。除此之外,民间里还有“正月借钱,一年不还”的说法,所以来说如果在正月里借钱的话,那么会不好的。毕竟正月是干工作的日子,也是赚钱的日子,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正月也是一个开始,一个好的开始。所以说,在这一天要注重理财和节约开支是重要的,并要抓住机遇,尽量保持自己的财富不流出。
- 不争吵
按照民俗的说法,正月十八这一天是发财日,当然也是工作日,此时人们都上班,工作赚钱了。所以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不要一些晦气的话,更不要去争吵,因为这不仅“发财日”,因为这一天如果说一些晦气的话,那么财运也会随之流失,这样是不好的。其实不管在什么时候,也不要和别人发生争吵的,因为这样会影响人的心态,心态不稳了,那么赚钱也就很难了。所以还是保持平和为好,“和气生财”无论在哪里都是对的。
- 穿着讲究
在发财日这一天,一些人会特意穿上一件红色的内衣或外衣,希望能够借此带来好运和财富。这种习俗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和祝福。
正月十八发财日,承载着中国人对财富的美好期待。无论是传统的祭拜财神、打扫卫生,还是现代的庙会、旅游,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这个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祈求财神爷的庇佑和眷顾,迎接新的一年更加繁荣昌盛、财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