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乡村振兴下的红薯加工热潮: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升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乡村振兴下的红薯加工热潮: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升级

引用
网易
15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DU695M0514EAHV.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4-09-29/doc-incqvaiw3527633.shtml
3.
https://www.sohu.com/a/850048097_100124654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90EFE9055360U6.html
5.
https://blog.csdn.net/xiaoshun007/article/details/135966266
6.
https://www.wufanfensiji.com/news_2/wanzhuangfensi.html
7.
http://www.lydjw.gov.cn/jzfp.php?newsid=17733
8.
https://www.chanmofang.com/industryAnalysis/175.html
9.
https://m.chinabgao.com/info/1251897.html
10.
http://www.sdasb.com/xwzx/
11.
https://www.wufanfensiji.com/fsft/hsfsj.html
12.
https://www.gzwuchuan.gov.cn/xwzx/xzdt/202501/t20250115_86624887.html
13.
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fcg/t19515126.shtml
14.
http://www.fentiaochang.cn/wap/news/zuixindongtai/181.html
15.
http://www.jtdry.com/news/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红薯深加工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据统计,2023年我国红薯深加工市场规模已达700亿元,同比增长10%。这一传统作物正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01

多元化发展:红薯深加工产品体系日益完善

红薯深加工产品已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在食品加工领域,红薯粉丝、淀粉、膳食纤维等产品广受欢迎。其中,红薯粉丝根据原料、形状、口味和包装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多个品类。例如,按原料可分为红薯粉丝、绿豆粉丝和马铃薯粉丝;按形状可分为直条粉丝、宽粉、粉皮和粉条;按口味可分为原味粉丝和调味粉丝;按包装方式可分为碗装粉丝和袋装粉丝。

在工业应用方面,红薯加工产生的副产物也被充分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甘薯渣纤维素纳米晶(CNCs)规模化生产工艺。这种新型生物基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建筑等领域。研究显示,与传统木材CNCs相比,甘薯渣CNCs生产工艺的总投资成本降低0.244亿美元,年度运营成本减少0.055亿美元,展现出显著的经济优势。

02

政策引领: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各地政府积极出台政策,支持红薯产业发展。以河南省汝阳县为例,该县立足资源优势,打造中原红薯种业中心,以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等科研院校为技术支撑,聘请知名红薯专家全程指导育苗和生产。目前,全县已有3万余农户参与红薯生产,种植面积达16万亩,拥有专业组织55个。

同时,汝阳县还探索出“种养结合”的绿色发展模式。通过发展青贮饲料种植,为大型养殖场提供持续的原料供应。秸秆饲料化后,被运送至优然牧业等大型养殖场,成为牛羊的“口粮”,变成了种养循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该县还利用畜禽粪增加土壤肥力,推动化肥减量,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产量,实现种养结合,形成“秸秆—饲料—养殖—有机肥—绿色种植—秸秆”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经济循环体系。

03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是推动红薯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关键动力。开封市四达农产品设备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全自动淀粉生产线,实现了从红薯进料到出干淀粉的全程自动化生产,20-30分钟即可完成整个加工过程。该公司还与法国客户达成合作,为其提供100吨木薯淀粉加工设备,展现了中国红薯加工设备的国际竞争力。

在科研领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生物基材料绿色加工创新团队对甘薯渣纤维素纳米晶的规模化生产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甘薯渣CNCs为棒状结构,直径范围为15.10-30.90 nm,长度范围为80.80-259.90 nm,具有高度结晶的纤维素I型结构(结晶度为61.0%),突凸出显了其作为复合材料增强成分的应用潜力。同时,其最大热降解温度为347.88 ℃,初始热降解温度大于200 ℃,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适合用作环保型生物复合材料的增强材料。此外,甘薯渣CNCs的zeta电位为-40.07 mV,显示出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胶体稳定性。

展望未来,红薯深加工产业仍面临诸多机遇。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红薯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功能多样的农产品,将继续受到市场的青睐。同时,随着红薯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加工产品的多样化发展,红薯产业链将不断延伸和完善,为红薯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