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职场关系中的“物极必反”:过度讨好与过度保护的平衡之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职场关系中的“物极必反”:过度讨好与过度保护的平衡之道

引用
百度
9
来源
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3112327226209350
2.
https://www.sohu.com/a/851262307_122066679
3.
https://www.sohu.com/a/763527258_121719165
4.
http://kpzg.people.com.cn/n1/2024/0805/c404214-40292445.html
5.
https://hk.news.yahoo.com/%E4%B8%8D%E9%9C%80%E8%A6%81%E5%A4%AA%E5%9C%A8%E6%84%8F%E8%81%B7%E5%A0%B4%E4%BA%BA%E9%9A%9B%E9%97%9C%E4%BF%82-%E8%AA%8D%E8%AD%98%E8%81%B7%E5%A0%B4%E4%B8%8A%E7%9A%84%E7%94%9F%E5%AD%98%E4%B9%8B%E9%81%93-%E4%BA%86%E8%A7%A3%E4%BA%BA%E9%9A%9B%E4%BA%A4%E5%BE%80%E7%9A%84%E6%9C%AC%E8%B3%AA-045337146.html
6.
https://psy.fh21.com.cn/view/753622.html
7.
https://zq-mobile.zhaopin.com/zpdOutputQuestionDetail/9401991/
8.
https://www.nuyou.com.sg/lifestyle/too-sensitive-at-work-may-harm-more-than-you-think/
9.
https://cn.ceibs.edu/new-papers-columns/25164

在职场中,人际关系的处理是一门艺术。而“物极必反”这一古老智慧,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处理职场关系的重要启示。无论是过度讨好还是过度自我保护,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只有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

01

过度讨好的陷阱

职场中,有些人总是习惯性地讨好他人,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赢得好人缘,获得更多的机会。然而,过度讨好往往适得其反。

小张是公司新来的员工,他刚入职不久,就展现出一种“讨好型”的性格。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公司,为领导泡茶、整理文件,甚至连领导的私人生活琐事也主动帮忙处理。他总是表现得十分殷勤,生怕领导有任何不满。

起初,领导对小张的热情表示赞赏,并给予他一些鼓励和帮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领导发现小张的“讨好”行为越来越过分,甚至影响了工作效率。

有一次,领导安排小张负责一个重要的项目。小张为了表现自己,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工作,甚至连周末也主动加班。他以为这样就能得到领导的认可,却忽略了项目的实际进度和质量。

最终,项目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领导不得不重新安排人手进行处理。小张的“讨好”行为不仅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反而引起了领导的反感。

领导私下跟老员工老王说:“小张这个人,能力倒是不差,就是太会讨好领导了,一点自己的想法都没有。这种人,就算再努力,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功。”

过度讨好之所以不可取,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丧失自我:过度讨好意味着你一直在迎合他人的需求,却忽视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长此以往,你可能会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2. 影响工作效率:像小张那样,为了讨好领导而牺牲休息时间,最终可能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反而会适得其反。

  3. 引起反感:过度的讨好往往会让人感到虚伪。领导和同事可能一开始会欣赏你的努力,但时间久了,他们可能会觉得你是在刻意讨好,反而产生反感。

02

过度自我保护的困境

与过度讨好相反,有些人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自我保护。这种表现通常被称为“玻璃心”,即对批评和压力过度敏感。

玻璃心者往往有以下表现:

  1. 对批评反应过激:心理承受能力低,无法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老板的几句指责或同事的反驳,常会让你瞬间破防,要么激烈反击,要么冷脸相对。

  2. 总是爱和别人比较:看到同事升职,就开始焦虑;会议上,上司表扬同事,对你的努力只字不提,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被认可,心情沮丧又委屈。

  3. 纠结于过去的错误:面对小困难或失败时,容易表现出极大的沮丧,反复在脑海回放犯错的片段,耿耿于怀,把自己封闭起来,做事也变得畏首畏尾。

  4. 人际关系敏感:对人际关系特别敏感,周围人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你的心情。凡事对号入座,喜欢揣摩别人所说的话,常觉得大家针对自己,一整天下来,重要的工作没做多少,已把自己搞得身心俱累。

过度自我保护的危害不容忽视:

  1. 阻碍个人成长:无法接受批评和建议,会阻碍个人能力的提升。每个人都有盲点,如果无法敞开心扉、虚心接受批评,只能原地踏步。

  2. 影响工作效率:过度敏感和焦虑会影响工作效率。把太多精力放在人际关系的揣摩上,反而忽视了工作本身。

  3. 损害职场形象: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的人,会给同事和领导留下不够成熟、缺乏解决问题能力的印象,从而错失晋升机会。

03

如何找到平衡点

那么,如何在职场中避免走向这两个极端,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1. 建立自信:自信的人既不会过度讨好他人,也不会过度敏感。通过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你可以建立起真正的自信。

  2. 学会有效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表达自己,同时也能减少误解和冲突。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不打断别人说话,同时也要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 设定合理界限:既不要过分讨好他人,也不要过度保护自己。学会说“不”,为自己设定合理的界限,既能保护自己,又不会让他人感到疏远。

  4. 专注于工作本身:把注意力放在工作内容上,而不是人际关系的揣摩上。真正决定你地位和待遇的是你的不可替代性。

  5. 培养健康的心态:面对批评和失败,要学会调整心态,从中吸取教训,而不是陷入自我怀疑和焦虑中。

职场如战场,我们需要学会用智慧和策略去应对各种挑战。不要一味地讨好领导,而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展现出自己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在职场中取得真正的成功。

记住,职场关系的处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调整。过度讨好和过度自我保护都不是长久之计。只有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才能在职场中游刃有余,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