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蓉故居:一座承载艺术与生活的四合院
赵丽蓉故居:一座承载艺术与生活的四合院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
“探戈就是趟呀趟着走。”
“春季里开花十四五六,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头……”
这些脍炙人口的台词,出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赵丽蓉。她用独特的唐山口音,为观众带来了无数欢乐,成为了春晚舞台上最耀眼的小品女王。
从评剧舞台到春晚舞台
1928年,赵丽蓉出生在天津宝坻,一岁多就开始在戏曲舞台上客串“彩娃子”。15岁时,她以一曲《杜十娘》开启了评剧生涯。与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合作的《花为媒》中,“阮妈”这一角色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1987年,赵丽蓉走下戏曲舞台,登上春晚舞台。在导演邓在军的邀请下,她参演了小品《急诊》,开启了春晚小品女王的职业生涯。从《追星族》到《如此包装》,从《打工奇遇》到《英雄母亲的一天》,她用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全国观众。
艺术成就与家庭生活的双重挑战
在舞台上,赵丽蓉活力四射,乐观幽默。然而,在生活中,她却经历了诸多坎坷。她的情感之路充满波折,先后经历了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盛强因“右派”问题被捕,两人被迫分离。在盛强去世后,赵丽蓉在小叔子盛弘的照顾下重新组建家庭。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他们的女儿因脑瘫早逝,盛弘也在1984年因心脏病离世。
面对接踵而至的打击,赵丽蓉没有被击垮。她带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继续在舞台上为观众带来欢乐。1999年,赵丽蓉被确诊为肺癌。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亲自为自己缝制寿衣,挑选遗像。她曾向家人和医生提出安乐死的请求,但未能如愿。2000年7月17日,赵丽蓉与世长辞,享年72岁。
永恒的艺术魅力与公众的缅怀
赵丽蓉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至今仍被观众铭记。她的故居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韩家川村,这座她生前购置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四合院,见证了她晚年的艺术生涯和生活点滴。故居内陈列着她生前的遗物,每一件物品都凝结着她对艺术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热爱。
赵丽蓉次子盛大鸣曾回到故居,在院落里题字“货真价实”,这四个字不仅是对母亲艺术追求的最好诠释,也寄托了后人对这位艺术大师的深切缅怀。每当人们走进这座故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春晚夜晚,耳边回响着赵丽蓉那熟悉的唐山口音,眼前浮现出她那充满活力的身影。
赵丽蓉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永存。正如她在临终前留给巩汉林的忠告:“做这一行一定要讲究,不要将就。”这句话不仅是对后辈的教诲,更是赵丽蓉艺术人生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