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垚”字读音、字义及其与“尧”的关系
“垚”字读音、字义及其与“尧”的关系
“垚”字由三个“土”字组成,古同“尧”。土在五行元素中居中,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稳重和厚实,“德行垚垚”则寓意着品德高尚、行为稳重,象征着坚实的道德基础和良好的品行,具有像“尧'一样的圣人的品质。
“垚”字的生字卡片如下:
- 读音:垚 yáo
- 部首:土
- 笔画数:9
- 意思:山高
- 用法:多用于人名
“垚”字的篆文字形是这样的:
“垚”字是一个会意字,由三个“土”字组成,表示土高的样子,也是山高的样子。本义为山高。
《说文解字·土部》解释道:“垚,土高貌。”就是说“垚”是土高起的样子。
《康熙字典》里对“垚”字的解释为:
垚,【广韵】五聊切【集韵】【韵会】倪幺切,同尧。从三土积累而上。象高形。
从《康熙字典》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垚”这个字,在《广韵》中五聊切,在《集韵》和《韵会》中倪幺切,同尧。就是说它与尧字同音,读yáo。从字形上看,垚由三个“土”字叠加而成,就像三个土堆叠在一起,像是一座高高的山丘,给人一种高大、雄壮的感觉。表示土壤层层堆积,逐渐增高。因此,垚这个字象征着高大、高耸的形象。
“垚”字的异体字如下图:
我们再来简单了解“尧”字:
“尧”字的繁体为“堯”,读音为yáo。这是一个会意字,“垚”是土高,“兀”(wù)表示高耸突出,所以“尧”表示高。本义:高。
《前汉·高帝纪》记载:“帝擢赵尧为御史大夫,曰无以易尧。”说的是汉高祖刘邦提拔赵尧担任御史大夫这一重要职务,并表示没有人可以替代赵尧在这个位置上的作用。反映了刘邦对赵尧的高度信任和认可。也展现了刘邦作为一位英明君主的用人眼光和领导才能。他注重选拔具有才能和品德的官员,并将他们置于合适的岗位上,以发挥他们的最大作用。这种用人策略对于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海经》记载:“美山东北百里曰大尧山,今直隶真定唐山,县亦名尧山以尧始封得名。或作㚁。本作垚,小篆加兀,作尧。”
这句话出自《山海经》,描述了在“美山”的东北方向约百里处有一座山,名为“大尧山”。这里的“美山”是参照点,用于确定大尧山的位置。
“今直隶真定唐山,县亦名尧山以尧始封得名”说明现在的直隶(古代行政区划)中有一个地方叫做“真定唐山”,而这个地方的县名也叫“尧山”。这个名字来源于尧的始封之地,即传说中尧最初受封的地方。
“或作㚁”表示“尧”字有时也可以写作“㚁”,即“尧”字的一种异体字或变体。
“本作垚,小篆加兀,作尧”解释了“尧”字的起源和演变。最初,“尧”字写作“垚”,由三个“土”字叠加而成,表示土壤层层堆积、增高的形象。后来,在小篆字体中,加上了“兀”字部分,从而形成了现在的“尧”字。
这就是汉字“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