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庆:寒假到了,是时候放下手机陪伴孩子了
朱广庆:寒假到了,是时候放下手机陪伴孩子了
随着寒假的到来,杭州市星洲小学副校长朱广庆发出了一则特别的倡议:希望家长们能够在这个假期里,尝试放下手机,给予孩子更多高质量的陪伴。他认为,"每一次放下手机,就是为家庭情感账户储蓄。"这不仅关乎亲子关系的培养,更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现状:手机正在"偷走"我们的亲情
在当今社会,手机依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0%的家长承认自己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超过3小时,而其中近一半的家长表示,即使在与孩子相处时也难以完全放下手机。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 亲子互动减少:家长过度关注手机,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导致孩子感到被冷落。
- 家庭氛围冷漠:餐桌上、客厅里,家人各自低头玩手机,原本温馨的相聚时光变得索然无味。
- 健康隐患增加: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不仅影响视力,还可能导致颈椎、肩部不适,影响消化和饮食体验。
为什么需要放下手机?
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研究显示,亲子关系越差,孩子越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良的亲子关系会促使孩子在手机中寻找慰藉,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阻碍孩子成长发展:浙江唯一的儿童探索馆元探索馆馆长何智渊指出,长期接触短平快的手机内容,会让孩子难以静下心来阅读或做有深度的事情。这不仅影响学习能力,还可能阻碍其价值观的形成。
破坏家庭关系: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杨志文表示,家人共处一室却各自玩手机,严重破坏了传统的家庭内部互动交流方式,让近在咫尺的亲友们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何实现高质量的陪伴?
设立无手机时段:朱广庆副校长建议,可以尝试设立周末无手机时段,和孩子一起阅读、散步,做一些亲子活动,去体验一种全新的没有手机的生活状态。
选择合适的陪伴方式:高质量的陪伴需要专注投入,可以选择双方都感兴趣的活动,如一起画画、运动、看书等。避免将陪伴变成"监工"或任务,而是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专家建议,不要将手机完全禁止,而是要合理引导。比如设定使用时间、选择合适的内容、培养其他兴趣爱好等。同时,家长要做好榜样,合理安排自己的手机使用时间。
理解孩子的需求:当孩子感到无聊时,不要急于用手机填满时间,而是要理解其背后的需求,帮助他们找到更多有意义的活动。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手机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朱广庆副校长的话值得我们深思:"短暂的放下,是非常值得的。"这不仅是为了孩子,更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那个最真实朴素的家庭幸福。
让我们从这个寒假开始,尝试放下手机,用心陪伴。也许一开始会有些不习惯,但当看到孩子眼中的喜悦,感受到家庭氛围的温暖,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正如一位家长所说:"那一次难得放下手机的体验,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