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感冒,上海疾控教你正确打喷嚏
秋冬防感冒,上海疾控教你正确打喷嚏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对于预防传染病至关重要。上海疾控建议,在公共场所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或肘部遮盖口鼻,及时丢弃用过的纸巾,并注意手卫生。此外,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也能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的可能性。掌握这些小技巧,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为什么需要正确的打喷嚏方式?
人在咳嗽、打喷嚏时,会向外喷出大量飞沫,如果人体处于呼吸道感染状态下,飞沫中会包含大量细菌或病毒等病原体,进入周围人(距离<1米,特别是<0.2米)的口鼻眼。飞沫中的病原体在空气中的传播能力和存活时间,受病原体种类、地理环境、气温、空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尽相同。以流感病毒为例,它在空气中能够维持活性半小时左右,在坚硬致密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能够维持活性并具有传染性的时间为2-8小时,在柔软多孔的物体(如干纸巾)上则可能短至数分钟。
上海疾控教你正确打喷嚏
-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盖口鼻,不要用手遮盖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可使用纸巾、手绢将口鼻遮住,或弯曲肘部遮盖口鼻处,这样可以有效阻止飞沫传播。避免用手遮盖口鼻,防止病原体扩散到周围环境并通过手与物体的接触传播给他人,或进入患者本人的眼睛等脆弱器官。
用过的纸巾尽快丢进有盖垃圾桶
咳嗽或打喷嚏时接触过口鼻的纸巾不要随便乱扔造成环境污染,应及时丢进有盖垃圾桶里。注意手卫生
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应尽快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至少持续20秒。如果没有洗手设施,可以使用免洗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在人员密集场所时建议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地方,呼吸道疾病患者/症状人员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传播的可能性。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需要摘下口罩,但浸湿的口罩防护性降低,要尽快更换。若有呼吸道症状,与他人保持距离
出现呼吸道症状后,应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打喷嚏或咳嗽时,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并转身或将头部转向其他方向。
秋冬季节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
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并减轻感染后的症状。建议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接种,儿童、老年人、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应优先接种。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避免接触病人:尽量避免与有流感样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保持环境清洁: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加强个人防护
戴口罩:在流感高发季节或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保持社交距离: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室内通风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掌握正确的咳嗽“礼仪”不仅有利于患者本人的健康,还能有效降低病原体传播风险,保护他人的健康,对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