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巳如意”:2025春晚主题引发热议,传统文化创新表达获赞
“巳巳如意”:2025春晚主题引发热议,传统文化创新表达获赞
2025年春晚主题“巳巳如意”一经发布,便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一主题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融合。
设计解读: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巳巳如意”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甲骨文中的“巳”字。通过书法元素的巧妙运用,设计者将“巳”字幻化为“灵蛇吐信”的生动形态,并采用对称反转与拼合的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设计不仅保持了传统纹样的对称美感,更展现出一种既方正又不失流畅的视觉体验。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宏利认为,这一设计“太妙了”。他指出,设计中蕴含了三个层面的精妙之处:首先是意象选取上的巧妙,将“巳”字与如意纹样相结合;其次是谐音文化的运用,将“巳巳”与“事事”相联系,寓意事事如意;最后是视觉造型上的创新,通过书法元素的融入,展现出丰富的美学风貌。
这种设计方式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即回到原点,从老百姓本能的需求出发,寻找创新的灵感。正如李宏利所说:“传统文化与当代创新的融合并非简单的复古或照搬,而是针对当前现实需求的一种创新。”
热烈反响:观众与专家的双重认可
在河南卫视率先推出的春晚节目中,“巳巳如意”主题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晚会围绕“家文化”展开,通过歌舞、戏曲、武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从小家到大家的和谐美好。据统计,此次春晚收视成绩斐然,创下历年春晚收视排名之最。
专家们对此次春晚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听研究室主任冷凇认为,河南卫视再一次彰显了艺术品质、文化内涵和科学技术的三项奔赴,实现了前沿引领和探索。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则指出,这场春晚展现出了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和时代活力交融的魅力,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展现提供了独特的中国元素。
历史演变:从茶话会到国家项目
自1983年首次举办以来,春晚已经走过了40多个年头。从最初的茶话会形式,到1993年改为“盛典式”,再到2014年升格为“国家项目”,春晚的主题设计越来越注重文化内涵和创新性。
近年来,春晚主题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入。从2020年的“共圆小康梦,欢乐过大年”,到2021年的“春满神州,福临万家”,再到2025年的“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每个主题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寓意,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巳巳如意”主题的推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时代精神的诠释。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随着除夕夜的到来,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文化盛宴的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