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西胪英歌舞在深圳湾燃爆全场!
潮阳西胪英歌舞在深圳湾燃爆全场!
2024年12月31日,来自广东潮阳西胪的60名英歌舞队员在深圳湾睿印购物中心户外广场上演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表演。这场融合了戏剧、舞蹈和武术元素的传统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现场观众,也展现了潮汕文化的深厚底蕴。
潮阳西胪英歌舞:传统艺术的现代演绎
潮阳西胪英歌舞队成立于2007年,是潮汕地区众多英歌队中的一支佼佼者。他们以中快板英歌为主要表演形式,节奏明快,动作有力。2022年,该队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加入了三十六槌加对打套式,使得表演更加丰富多样。
此次在深圳湾的表演,西胪英歌舞队带来了他们的拿手节目。队员们身着传统服饰,脸上画着精致的脸谱,手持短木棒,随着激昂的鼓点上下翻飞,舞步整齐划一,展现出梁山好汉的英雄气概。特别是队中的“小时迁”扮演者黄景勋,这位年仅12岁的少年以其灵活的动作和生动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英歌舞: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英歌舞,又称“英歌”或“鹰歌”,是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被誉为“中华战舞”。2006年,英歌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兴起,英歌舞开始走出潮汕,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英歌舞的表演形式独特,通常由数十人组成,舞者们按照《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形象进行化妆,手持短木棒,随着鼓点和吆喝声边走边舞。其动作刚劲有力,节奏感强烈,既展现了南派武术的风采,又富有舞蹈的美感。
年轻一代:非遗传承的生力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加入英歌舞的传承行列。在潮阳西胪英歌舞队中,不乏90后、00后的身影。这些年轻人不仅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更多同龄人开始关注和了解这项非遗文化。
“小时迁”黄景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年纪轻轻,但他已经跟随队伍参加了多次演出,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他表示,自己从小就对英歌舞充满兴趣,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从乡村到城市的艺术之旅
英歌舞的走红,不仅展现了潮汕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近年来,从潮汕乡村到深圳湾畔,从国内街头到海外舞台,英歌舞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认可。
2024年春节期间,普宁市南山英歌队更是受邀在英国伦敦演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不仅是英歌舞的胜利,更是中华文化自信的体现。
英歌舞在深圳湾的演出,不仅是潮阳西胪英歌舞队的一次精彩亮相,更是潮汕文化与现代都市的一次美丽邂逅。通过这样的演出,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上了英歌舞,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正如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高志忠所说:“英歌舞的演出,不仅让更多的深大师生感受到了英歌舞的魅力,这种‘沉浸式’观赏体验跟视频上播放的完全不同。”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体验,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得以更好地展现和传承。
英歌舞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深圳市住建局和深铁集团等单位,通过各种形式的帮扶和合作,为英歌舞等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支持。例如,建设集团选派党员代表驻镇帮镇扶村,开展“爱心助学”帮扶高校生活动,捐赠投资建设“百千万工程”示范帮扶项目等,这些举措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英歌舞在深圳湾的演出,不仅是一场简单的文艺表演,更是一次文化传承的接力。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正如一位现场观众所说:“看到这些年轻人如此投入地表演,我深深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我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英歌舞一定会传承得更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