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冯巩《站直了,别趴下》:一个时代的缩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冯巩《站直了,别趴下》:一个时代的缩影

引用
网易
5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OHIOIR0529QV3F.html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766126847628319
3.
https://www.av123123.com/index.php/vod/detail/id/57429.html?locale=en
4.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54061603916038691/
5.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2f291a32a96b4706b46076f0d55b90b0!!wm_id=759a52a7398b4357ae69899be0ee50bf

1993年,由黄建新执导的电影《站直了,别趴下》上映,这部影片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改革开放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冯巩在片中饰演作家高文,这个有些潦倒但不失良善的角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01

软弱与善良并存的作家高文

高文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有文化、有理想,但面对现实却显得软弱无力。影片开头,当邻居张永武将垃圾倒在高文家门口时,他只能在屋里抱怨,却不敢直接 confrontation。这种懦弱的性格在冯巩的演绎下显得既可笑又可怜。

但高文并非一无是处。他有着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同情心。当张永武因养鱼而陷入困境时,高文虽然嘴上抱怨,却还是伸出援手。冯巩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了这个角色内心的善良。

02

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影片通过高文的视角,展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张永武从一个泼皮无赖变成资本家,刘干部则代表着体制内的人事干部。这两个角色与高文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了知识分子在时代变迁中的无奈。

冯巩通过高文这个角色,展现了知识分子在面对金钱与权力时的无力感。他听墙根的习惯,既是一种窥探欲,也是对周围环境的不安和好奇。冯巩将这种复杂心态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既能感受到角色的可笑,又能体会到他的可怜。

03

电影的深层寓意

影片结尾,当张永武成为经理,刘干部的女儿与他走在一起时,导演安排了一张歪歪斜斜的“全家福”。这张照片不仅是对人物关系的总结,更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隐喻:在快速变革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倾斜。

冯巩在《站直了,别趴下》中的表演,展现了他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他通过细腻的表演,塑造了一个既可笑又可悲的知识分子形象,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时代的沉重。这部电影不仅是对90年代中国社会的记录,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