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薯片检出致癌物?真相在这里!
知名品牌薯片检出致癌物?真相在这里!
近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深圳消委会”)发布了一份关于知名品牌薯片的比较试验报告,结果显示部分品牌的薯片含有较高水平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社会关注,不少消费者对日常食用的薯片安全性产生担忧。
7款薯片丙烯酰胺含量超欧盟基准值
深圳消委会对15款国内外知名品牌薯片进行了检测,发现7款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高于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750μg/kg)。其中,丙烯酰胺含量在750μg/kg-2000μg/kg之间的有天优、上好佳、RED ROCK DELI、良品铺子的薯片;丙烯酰胺含量最高、超过2000μg/kg的是盐津铺子、三只松鼠和董小姐的薯片。
什么是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将丙烯酰胺评级为2A级,即可能令人类致癌。但需要指出的是,丙烯酰胺对人体的致癌性尚未有实质证据。2A致癌物定义为:可能会造成人类癌症之致癌物,但尚未有人体研究证实。
“丙烯酰胺超标”说法不正确
深圳消委会发布声明指出,“丙烯酰胺超标”等说法存在重大误解。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制定食物中丙烯酰胺限量的法规或标准,因此不存在所谓的“超标”。欧盟设定的丙烯酰胺基准水平值为750μg/kg,但基准水平值是用来验证缓解措施有效性的绩效指标,并非丙烯酰胺在食物中的安全限量。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也表示,目前检测出相关企业生产的焙烤薯片中丙烯酰胺的含量,在正常食用休闲食品范围内不足以造成对人体危害,任何不健康元素对人体的危害都要考量量的概念。
焙烤型薯片丙烯酰胺含量更高
检测报告显示,在脂肪含量方面,油炸型薯片的脂肪含量约为焙烤型薯片的1.5倍。但是,国产焙烤型薯片钠平均含量(557mg/100g)约为国产油炸型薯片(363mg/100g)1.5倍。同时,在此次引起争议的丙烯酰胺含量中,焙烤型薯片的丙烯酰胺平均含量(3441μg/kg)也比油炸型薯片(547μg/kg)高出非常多。三款丙烯酰胺含量最高的薯片均为焙烤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解释说,焙烤型薯片制作时间比油炸类更长,所以会导致更多的丙烯酰胺生成。但通过选择土豆品种,以及改进加工工艺,是可以大幅度降低丙烯酰胺含量的。
理性对待,健康饮食
专家建议,消费者应理性对待食品中的丙烯酰胺问题。虽然丙烯酰胺具有潜在危害,但在正常食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消费者在选购零食时应关注营养成分标签,减少高脂、高钠食品的摄入,保持健康饮食习惯。
同时,食品生产企业也应积极改进生产工艺,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