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厦门推进闽南语进课堂:政策、现状与展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厦门推进闽南语进课堂:政策、现状与展望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77742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13A08CNB00
3.
https://i.ifeng.com/c/8al2BvfIJ0H
4.
https://5g.dahe.cn/news/202410241837259
5.
https://www.sohu.com/a/770997457_155881
6.
https://new.qq.com/rain/a/20240302A0011600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7%BD%E5%8D%97%E8%AF%AD
8.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9247
9.
https://www.jinyutrans.com/professional_banlam_translation_services
10.
https://news.fznews.com.cn/dsxw/20241218/acKxGIey5J.shtml

近日,厦门市教育局主办的“厦门市首届学校闽南文化艺术展演”引发广泛关注。这场展演不仅展示了闽南童谣、歌仔戏等传统文化节目,更标志着厦门在推行“闽南语进课堂”政策上的新进展。然而,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

01

政策背景与目标

为传承和保护闽南文化,厦门市教育局近年来积极推进闽南语进课堂政策。根据最新政策文件,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将根据不同学段特点开展闽南语教学:

  • 幼儿园阶段:在确保完成规定课程的基础上,穿插播放闽南话广播、童谣和动画片,鼓励幼儿多说闽南话
  • 小学阶段:利用延时课堂开展闽南语教学,开设闽南语朗诵、话剧等文艺活动,安排选修课和社团活动
  • 中学阶段:以自愿为原则,每周安排一定比例的闽南语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02

实施现状与挑战

尽管政策目标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不少困难。首先是师资短缺问题,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闽南语教师,导致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其次,教材资源匮乏,现有教材难度较高,教师理解尚有困难,更不用说学生学习了。此外,不同学段教材缺乏延续性,如何实现有效衔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03

家长担忧与回应

政策推行过程中,家长的担忧声音不容忽视。主要担忧包括:

  1. 学习负担加重:有家长担心闽南语教学会挤占其他学科时间,增加孩子学习压力
  2. 影响普通话学习:部分家长担忧闽南语教学会影响孩子普通话水平
  3. 教学专业性不足:一些家长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材质量表示怀疑

针对这些担忧,专家建议:

  • 明确闽南语教学定位:作为地方文化教育的一部分,而非语言学习的主课
  • 优化课程设置:与普通话教学相辅相成,而非相互竞争
  •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确保教学质量
  • 借鉴成功经验:参考香港、台湾等地的双语教育模式
04

未来展望

闽南语教学不仅是语言传承,更是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和实施经验的积累,未来有望看到:

  • 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发更多适合不同学段的教材和教学工具
  • 更专业的师资队伍:通过系统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更科学的课程体系:实现各学段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 更广泛的社会支持: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闽南语作为闽南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快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闽南语不仅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更是对城市文化多样性的维护。厦门市教育局的这一举措,无疑为闽南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要实现预期目标,还需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