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各校开展多样化自保教育活动 提升学生安全防护能力
昌平区各校开展多样化自保教育活动 提升学生安全防护能力
近日,昌平区各中小学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讲座、急救培训等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律意识。例如,巩华学校邀请医务人员讲解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昌盛园小学举办法治讲座,普及未成年人保护及防电信诈骗知识;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昌平学校悦府校区小学部则进行了急救培训。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掌握自救互救本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远离违法犯罪行为。
安全教育:提升防范意识
昌平区教委联合区委政法委、区委国安办等部门,在昌平一中、昌平二中等学校开展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活动通过“线下授课、线上直播”形式进行,全区约10万人次参与。
在昌平一中,昌平公安分局反诈中心警官以“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类型解析”为题,讲述了一桩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网络诈骗案事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专题讲座。 在昌平职业学校,昌平区委网信办张航同志以“学生如何安全文明上网”为题,通过讲述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例和15个方面网络诈骗技巧,向同学们讲授网络诈骗、隐私泄露、交友诈骗、手机支付、电脑病毒、手机病毒等防范措施。在昌平二中,昌平区委政法委反邪教工作科刘信东同志以“认清邪教危害,筑牢反邪防线”为题,通过“邪教六知”(什么是邪教、邪教的特征、邪教的危害、如何识别邪教、25种邪教组织、遇到邪教怎么办)向师生们传授防范邪教组织的相关知识。
此外,各学校还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反恐防暴、疏散逃生等应急演练,积极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引领师生树牢国家安全意识。
法治教育:培养法律意识
昌平区各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在主题日活动中,学校会组织各类法治教育活动。例如,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学校会宣传国家安全法以及网络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核安全法等涉国家安全法律,学习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义务;在国际禁毒日,学校会组织学生了解我国药品管理法、刑法等法律法规中有关毒品的规定,了解各种传统毒品、新型毒品的种类、外形、症状和危害;在国家宪法日,学校会宣讲宪法知识,组织宪法宣誓活动,开展报告会、座谈会,举办宪法知识竞赛。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昌平区高教园学区启动“中小学心理融合教育项目”,旨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教授甄志平在启动仪式上作了《融合教育视角下儿童体脑发育促进》的专题报告,强调了不良体态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并提出了融合教育发展的新观点。海小豚AI体态健康筛查系统作为技术支持,将为学生身体姿态和生长发育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应急救护培训:掌握实用技能
阳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员志愿队在阳坊镇二一学校开展“应急救护”知识讲座。中心医务人员为学生们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技术细节,并现场示范心肺复苏操作过程,邀请同学们亲身体验。
通过培训,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应急救护技能,也让普及生命安全教育成为更多学生的“必修课”,让应急技能贯穿人生的始终,并为每个家庭的幸福和谐提供坚强的保障。
这些丰富多彩的自保教育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素养,还帮助他们掌握了实用的自救互救技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