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之四极:旸谷日出,禺谷日落,交阯雕题,幽都寒霜
《尚书》之四极:旸谷日出,禺谷日落,交阯雕题,幽都寒霜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四极之地”通常指的是四方极远之地,以中华文化发源地为原点,覆盖到的最东、最西、最南和最北区域,是古人认知中人之所居、舟车所至的最远边界。本文将带你走进上古之书中记载的四极之地,领略古人对天地极限的想象与描绘。
《尚书·尧典》中有这样的记载: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
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
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
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古代中国人对四方极远之地的认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神秘的四极之地。
极东之地:旸谷
旸谷,也称嵎夷,是羲仲守护之地。据传位于山东东部沿海地区,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扶桑树被认为是天下最高的神树,其根茎蜿蜒曲折,由两棵相互依偎的树同根而生,连接神界、人间、地府三界。
极南之地:交趾
南交,即古地交趾,也叫明都,是羲叔守护之地。《礼记》称“南方曰蛮,雕题交阯”。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位于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
极西之地:禺谷
昧谷,也叫禺谷,是和仲守护之地,古代神话传说中西方的日入之处。孔安国传:“昧,冥也。日入于谷而天下冥,故曰昧谷”,相传夸父追日就一直追随至禺谷。考古学者认为,即今陇南市礼县东部峁水河谷。
极北之地:幽都
朔方,又称幽都,朔气是指北方的寒气,北方很冷,故称朔方。和叔守护之地。朔方即现在的内蒙古河套地区。
四极之地,无论是旸谷的日出之景、交趾的南方风情、禺谷的日落之景,还是朔方的边塞情怀,都充满了神秘和魅力,是古代人们想象和描绘的天地极限,也是现代人们追寻和探索的历史文化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