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辣椒素或增癌转移风险,专家解读来了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辣椒素或增癌转移风险,专家解读来了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一项研究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上发表,引发了公众对辣椒食用安全性的广泛关注。这项研究指出,长期摄入高剂量的辣椒素可能会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来增加癌症转移的风险。这一发现与此前认为吃辣可降低消化道癌症发病风险的研究相矛盾,引发了公众对辣椒是否还能继续食用的疑问。
辣椒素与癌症转移风险的新发现
研究通过在小鼠身上的实验发现,辣椒素可能会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并增加肠道通透性,从而促进细菌和潜在的癌细胞从肠道转移到肝脏,增加了癌症转移的风险。这一发现似乎为辣椒的致癌论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研究人员也指出,尽管动物实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医学信息,但它们的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类可能的反应。此外,辣椒素的摄入量、持续时间以及辣椒品种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研究结果。因此,将这些研究结果简单地应用到人类身上还为时尚早。
机制解析:辣椒素如何影响癌症转移?
要理解辣椒素与癌症转移风险的关系,我们需要先了解肠道微生物群和短链脂肪酸的作用。肠道微生物群衍生的短链脂肪酸(SCFA)在肠道稳态和人体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短链脂肪酸可以调节能量代谢、增强肠道屏障并发挥抗炎作用。它们作为免疫功能的关键调节剂,可以调节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然而,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时,细菌和代谢产物可能会从肠道转移到其他器官,如肝脏。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发现,辣椒素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增加癌症转移风险:
- 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组成
- 增加肠道通透性(即“肠漏”现象)
- 促进细菌和潜在的癌细胞向肝脏转移
- 调节肿瘤微环境,促进癌症转移
适量食用辣椒的健康益处
尽管存在关于辣椒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研究,但我们也应该重视辣椒可能带来的健康益处。多项流行病学研究已经显示,辣椒消费与多种健康益处相关,其中包括延长寿命和减少心血管疾病及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
一项发表在《美国预防心脏病学杂志》上的研究分析了来自四个大规模研究的数据,涉及57万名年龄在18至79岁之间的参与者。研究发现,那些经常食用辣椒的人相较于不常吃或从不吃辣的人群,其全因死亡风险降低了13%,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了17%,癌症死亡风险降低了8%,中风死亡风险则降低了20%。
《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则聚焦于中国,研究团队对51.2万名年龄在30至79岁之间的参与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随访。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食用辣椒的人群相较于不常吃辣的人,其患食道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的风险显著降低。这一关联在不吸烟和不饮酒的人群中尤为显著,提示辣椒的抗癌潜力可能与其抗炎和抗氧化特性有关。
如何安全食用辣椒?
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安全食用辣椒:
适量食用:过量摄入辣椒素可能会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导致不适。建议每天摄入辣椒素不超过10毫克,相当于每餐食用1-2克辣椒。
特殊人群谨慎:有胃部炎症、痔疮、肾功能不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应限制辣椒摄入量。
避免空腹食用:空腹食用辣椒可能会加重胃部不适。
注意饮食搭配:避免与重油重盐的食品搭配食用,同时减少饮酒和吸烟,以免抵消辣椒的健康益处。
选择新鲜辣椒:相比加工过的辣椒酱或干辣椒,新鲜辣椒可能更健康。
专家问答:辣椒还能吃吗?
问:这项研究是否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吃辣椒了?
答:不是的。这项研究主要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其结果不能直接等同于人类的情况。而且研究中使用的是高剂量辣椒素,远超过正常饮食中的摄入量。对于普通人来说,适量食用辣椒仍然是安全的。
问:哪些人应该特别注意辣椒的摄入量?
答:有胃部疾病(如胃溃疡)、肾功能不全、心血管疾病的人应该限制辣椒摄入。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应谨慎食用。
问:吃辣对心血管健康真的有好处吗?
答:研究表明适量食用辣椒确实与心血管健康呈正相关。但这种益处可能与个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不能简单地认为吃辣就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问:如果不吃辣,还有其他替代方案吗?
答:研究显示,即使不吃辣的人,通过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也能获得类似的健康益处。例如,多吃蔬菜水果、保持适度运动等。
结语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但并不意味着辣椒从此成为“禁食”。关键在于适量食用,并注意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辣椒仍是一种安全且有益的食材。但如果你有任何健康疑虑,建议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